低等生活:誰是「蝗蟲」誰不是

朋友說,某個親戚早已移民加拿大,但仍持有香港身份證,早前來港省親,順便領取HK$6,000。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蝗蟲」。

老老實實,我對Name Calling的行為極度反感。北大教授罵港人是狗,跟香港人罵內地人是蝗蟲,皆同樣不雅,令人聽得心酸。在廣東道高唱「蝗蟲歌」,是一竹篙打一船人,對純粹來港度假玩樂的自由行不公平。將心比己,假如閣下到巴黎香榭麗舍大道購物,看到有法國人高舉「中國人只懂打假」的橫額,你也會感到無辜吧。

不過,有些人,真是「需索無度」,只要夠方便,就「順手牽羊」。「雙非」孕婦湧港,固然必須立法禁止,但背後的社會因素是可以理解(當然不代表要去接受),就像上世紀60至70年代,無數內地同胞偷渡進港,只是為了日後生活更自由更美滿。加國人士回港領取HK$6,000呢,又是抱着甚麼原因?除了出於貪小便宜、拎得就拎,我實在想不到其他。

我們香港人,究竟與蝗蟲距離有多遠呢?大家最愛的炒賣活動,都是「不事生產」的投機性質,大戶發瘋地推高炒況,價錢火箭般升至半空,結果爆煲了,走避不及的墊屍底,窺準時機的低價入市,然後又展開另一個周期……蝗蟲吃農作物,但人會吃人,而且不止吃家明。

下次,遇見自由行小孩撒尿,請往尿裏觀看自己的倒影,想想那是甚麼東西。

旅遊飲食寫作人

陳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