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內戰後,數以千計的國民政府難民逃到香港,為安置他們,港英政府在魔鬼山邊的荒地搭建棚屋作為安置區,形成有「小台灣」之稱的調景嶺。而在海峽的另一岸,隨國民政府遷到台灣的軍眷,亦在當地建立起一個個被稱為眷村的「聚落」。
隨着歲月過去,「香港的小台灣」早已清拆,反而有「台北調景嶺」之稱的眷村寶藏巖卻被列為台北市第一個「歷史聚落」,更成為藝術家及愛好者的寶藏。
每個地方,背後都有故事;而寶藏巖的故事,則可追溯至清康熙年間。當時來自福建的移民,在名為觀音山的小山丘開墾定居,由於它前臨新店溪,故先後成為日軍及國民軍的軍事重地。60年代守軍撤離後,許多的老兵、軍眷等,便開始在此落地生根,隨意搭建的房屋,令它漸漸形成一個聚居20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80年代,為取締違法建築,市政府打算清拆寶藏巖,不過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卻引來不少反對;最終在04年正式被列為「歷史聚落」,逃過清拆厄運。06年時,紐約時報更將它評選為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當時仍是全球最高的101大樓齊名。
總面積不到4公頃的寶藏巖,雖然與台大、師大等為鄰,不過由於地處小山丘一隅,所以有種自成一國的感覺。由大馬路穿過小巷,再沿山腳馬路往上走,鎮守在村口寫上寶藏巖三個大字的寺廟會最先出現。據記載,此廟由當年福建移民所興建,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是台北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其中的「巖」字,是閩南語中依山而建寺廟的意思,經過數百年發展,現在已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地名。
穿過寺廟走入村落,高低不一的房屋依山而建,景觀與昔日香港的寮屋區頗為相似。據導覽人員所講,為活化歷史建築,自06年起,文化局花了多年時間,對寶藏巖進行全面重整,除損壞嚴重的房屋被拆卸外,其餘的均只進行鞏固及修補,以原汁原味呈現寶藏巖的特色。而為延續「共生聚落」的元素,村內更規劃出寶藏家園、國際藝術村及國際青年會所3大部分。去年正式開村後,除22戶原居民搬回來居住外,又找來不同地方的藝術家在此開設工作室、舉行展覽等,令它成為台北嶄新的藝術據點。參觀者,可以依照紅(藝文空間)、黃(微型聚落)、綠(藝術村)3種顏色的指示牌,游走在如迷宮般的小徑及房舍之間。
微型聚落之一的尖蚪,店主是一對從事設計的姐妹,據她們所講,店名的由來,取自於尖叫的蝌蚪,寓意即使再微小,遇上挫折亦要勇敢面對。雖然聽來抽象,但寶藏巖人氣食店之冠卻是不爭的事實。兩層高的店子,底層本是昔日民宅的客廳及廚房,二樓則是臥室。經過兩人悉心粉飾後,擺放了由各處搜羅而來的舊家具、舊物品,既充滿懷舊風情,亦帶有家的舒適。餐飲外,店內每逢星期二及四晚上,還會播放電影,另外亦會不定期供藝術家舉行展覽。
都市酵母是台灣著名的水越設計團隊在06年提出的一個發展計劃,目的是運用各種創意,提出有趣的都市方案,引發大家對都市的感情及認同。多年來,曾舉辦過多個展覽。而進駐寶藏巖的「都市酵母客廳」,則是他們第一個開放的據點,當中設有交流室、展覽室及都市商品室。裏面有專為寶藏巖而設的「6張椅子.6首詩」展覽,由6位藝術家創作了6張風格各異的座椅,並配上6首不同的詩,分別散落在村內的小廣場及空屋之內,讓大家如尋寶般找尋它們。
以Treasure Trading Cafe作為經營理念的寶記,是藝術村內另一家咖啡店。店內最大特色,除牆上的彩繪圖案外,就是以破舊房子拆下的窗框作為材料,創作出一系列櫥窗及桌子,寓意寶藏巖將舊事物轉換成新價值。至於所謂Treasure Trading(交換寶藏),就是指他們可以免費提供空間,讓創作者舉辦活動,「活動有了好空間,空間有了好客人」,彼此的寶藏就這樣作了一個美麗的交換。
簽證:凡1983年後曾往台灣、於香港或澳門出生之人士,持有效特區護照或BNO及回程機票,可於當地申請落地簽證,亦可網上申請免費台證。 網址:www.immigration.gov.tw
套票:台北4日3夜套票,乘中華航空經濟客位來回,每位HK$1,799起。
查詢:2921 6288(永安旅遊)
貨幣:HK$1約兌NT$3.9
天氣:2月份氣溫約13℃~20℃
特派記者:唐臻瑋
鳴謝:永安旅遊、台北W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