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tchin' It!全球麥記睇驗

麥當勞,港人暱稱它「麥記」或「老麥」,甚至在經濟學上引申出巨無霸指數(即一個巨無霸在不同地方貨幣價格的比較),可想而之麥當勞跟我們是何等親密。而在全球擁有3萬間分店的麥記,確實深入了世界各地,並各自展現出獨特個性,反映出當地經濟與文化差異,所以下次去旅行,記得去探吓麥當勞叔叔了。

王國首店 變身博物館

麥當勞王國,起源於1955年4月15日,由當年行政總裁Ray Kroc在美國伊利諾伊州Des Plaines市,所開的第一間以經銷權開設的麥當勞餐廳開始。而在2012年的今天,這間元祖店已變身成為麥當勞博物館,把50多年來有關「麥記」的一切都保存下來。

從芝加哥市區開車到這間博物館,車程需要40分鐘,但對麥記Fans來說仍是值得,事關在這裏,可以見到麥記絕版海報,從中你會知道原來當年薯條只賣10美仙;此外還可一見麥當勞最早期的制服,加上各種50年代舊物,絕對令你有回到過去的懷舊感覺。

調味站取茄汁

香港人買麥記快餐,都習慣隨餐送茄汁獨立小包,問店員免費取一兩包都沒問題。相較下外地麥記很多都不會如此大方;在歐洲麥記,很多處的麥記茄汁小包都要加錢才有,而美國不少分店,顧客買餐後都要自己走到店中的「調味站」(即放調味料的小枱),用小杯自取茄汁、鹽、黑椒等調味料,據說此舉可省減10%至20%茄汁開支,而香港在部分分店也曾試行,可惜不太為港人所接受。

美國「出位」麥記多

美國是麥當勞發源地,自然分店特多,而且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以下出位麥記相信你未必見過。

搖滾主題

位於芝加哥North Clark Street的Rock 'n' Roll McDonald's,是特別以搖滾作主題的麥記,於1983年6月開業,在05年為慶祝麥記50周年,特別重建成今天浮誇模樣,不但全店有Barcelona梳化及30多部平面電視,二樓還有迷你博物館,當看到早年麥當勞叔叔的樣子,保證嚇你一跳。

兒童樂園

麥記最忠實Fans,從來都是小朋友,難怪麥記在美國有類分店稱為麥當勞樂園(McDonald's PlayPlace,舊稱PlayLand),最早出現於1987年,其麥記內的遊樂場設有爬行管和滑梯,小朋友可以玩個不亦樂乎,當然非常受家長歡迎啦!

鋼琴演奏

在紐約也有很多出名麥記,其中在華爾街的一間,不但格調分外高尚,店中還有樂手彈鋼琴,吃個快餐也有如此享受,擺酒都得了。

自動付款

早於2003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內的一間麥記,首次試用自動付款機,咁High-tech都有,果然是麥記的「娘」家,非同凡響。

布達佩斯 最靚麥記

匈牙利布達佩斯,本身已是個美麗城市,在其鐵路西站旁的麥當勞,更是公認為最美麗的麥當勞。這家麥記本身建築是1887年的產物,古舊的外形跟麥記快餐店一新一舊放在一起,卻出奇地毫不突兀,反成完美結合;拱狀天花板、古典浮雕、巨型木窗,竟令麥記美化成王宮一樣,雖然吃的仍是漢堡包和薯條,但在這裏歎杯Cappuccino,絕對比在美國本土優雅十倍。

留收據去廁所

香港人習慣去麥記「借」廁所,但去到歐洲等地的麥記,就不是那麼易「借」了。事關它們的廁所很多都加了密碼鎖,要開門得先買嘢食,然後保留收據,在收據尾就有當天該麥記分店廁所的密碼,雖然係麻煩了點,但至少令廁所比一般分店的廁所乾淨點吧。

莫斯科 鐵幕首間

早年美國冷戰對頭蘇聯(即現今俄羅斯),也一樣有麥記分店,在莫斯科普希金廣場便是首間,內還有巴黎鐵塔及大笨鐘等模型。

這間麥當勞是俄羅斯首間分店,早於1990年1月30日開業前,曾有兩萬多俄羅斯人來申請打工,而現在它每天差不多有近4萬人來幫襯,成為美國本土以外,人客流量最高的一間,店內人頭湧湧,多人到你唔信。不過說到價錢,相比起香港分店,就真是貴得多了,單單買一個漢堡包,換算後就已經超過HK$20,昂貴如此,難怪來者多半是俄羅斯的中產階層人士呢。

影相要小心

全世界各地的麥記餐牌上都有寫「笑容免費供應」就大家都應該知道,不過來到俄羅斯就可能要小心啲喇!事關俄羅斯人個性普遍比較豪邁率直,笑容並不是他們的強項,所以大家最好有心理準備,即使來到麥當勞,笑容也可能只維持有限量供應!順帶一提,俄羅斯人亦非常不喜歡上鏡,所以在麥記影相時也可能要留神一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嘛!

異國「麥」式風情

首爾 上網吧枱

雖然設Wifi上網,已是Cafe基本設備,但麥記有埋電腦上網,就真是幾令人興奮的突破,在韓國首爾有麥記設有網吧,小朋友都玩到唔願走。

巴黎 欣賞油畫

向來以自家文化自居,而不太接受美國文化入侵的法國,在巴黎一樣有麥記,不過在店中,仍堅持要展示法國油畫,以宣示文化主權,果然是法國人啊。

北京 得來速

奇怪中文名字「得來速」,廣東話讀來翹口,但普通話發音原來源自英文「Drive-Thru」,即美國麥記的專為方便駕駛人士而設的買餐服務,現在北京都有這類麥記了。

撰文:劉達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