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自珠寶世家,又是中國人的本地著名珠寶設計師Dickson Yewn(翁狄森),繼承衣缽設計具中國文化色彩的珠寶,看似是理所當然之事。但是,在今日的珠光寶氣背後,原來經歷過曲折離奇的人生影畫戲,甚至記載着熱愛及發揚中國文化的理念。今天,就讓他親自打開自己的珠寶盒,跟大家訴說自己的珠光寶「戲」。
Dickson的家族在中環開設著名珠寶店,順理成章成為珠寶設計師是很正常,但是,原來現在的一切都是來得曲折離奇!
Dickson說:「其實我當珠寶設計師的經過是非常轉折,我本身第一志願是電影、第二志願是純藝術,做了四、五年所謂的『Artist』。畢業後,去了Teddy(泰迪羅賓)的電影公司工作,原本想做編審,但Teddy覺得我在藝術方面的發揮較好,所以便轉做美術指導。」
「不過,只開了一套戲之後就冇乜戲開,所以又轉去廣告公司做。後來,漸漸發現愛電影同做電影是兩回事,可能係藝術家脾氣,我比較鍾意個人工作,但電影是群體工作,所以不太適合我。」
所謂人生如戲, 雖然Dickson不喜愛電影工作,但其奮鬥故事就好似電影劇情,富家子捱窮度日,終於憑個人努力闖出一番事業。他現已是本地著名珠寶設計師,其概念珠寶店life of circle更於2005年被美國《福布斯》(Forbes)國際財經雜誌選為全球二十五間頂尖商舖之一,與MANOLO BLAHNIK及RALPH LAUREN等齊名。
「不要以為我屋企做珠寶我就有甚麼Fringe Benefit。其實我自己一早已搬出來住,更在重慶大廈住了好多年。我在1995年做藝術工作時已開始設計珠寶,可能是與生俱來,加上去過外國,見到好多靚嘢,當時覺得設計珠寶是很容易。後來做了好多份工都搵唔到食,之後在珠寶公司工作,發現原來珠寶設計頗適合我,於是開始珠寶設計事業。」
Dickson的設計一直滲透強烈的中式風格,他自言並非刻意,但因從小喜愛鑽研中國歷史及文化,於是慢慢就吸收下來。「香港有大部分人都是半中半英,兩樣都唔得。我們這些70後,在後生仔時當然睇好多英雄歷史,讀中國近代史時覺得喪權辱國,產生『救國救難』的思想,加上細個時好鍾意同四、五十年代出身的人相處,不知不覺下受這風格影響。」
中國近年已成為全世界奢侈品的最重要市場,各大品牌爭相推出中國風產品,對此,Dickson有很強烈反應。「我絕對要澄清同希望傳媒幫幫手,搞清楚外國人做中國嘢同中國人做中國嘢的分別,例如你叫法國米芝蓮大廚Robuchon炒揚州炒飯,點都唔會好食過你媽咪煮。外國人加條龍就叫中國文化,拿着一些中國元素就叫中國概念中國風,千祈唔好用這種字眼,這是西方的Perspective,我們被太多外國雜誌洗腦了。」
既然是新世代,Dickson就以另類方式「救國」、發揚及推廣中國文化、訴說不同故事。「家我們品牌的理念好鞏固,慢慢將中國冇嘅嘢變有,希望將傳統工藝品例如石雕、木雕、首飾、衣服等保留及當代化。當然,我做唔到咁多範疇,所以選擇用最熟悉的珠寶首飾當代化及作出宣揚。」
雖然Dickson當不成電影導演,但正如他說,是另一種導演。「我覺得自己家似導演多過設計師,最初做電影都是想講故事,但有好多人講得好過我。後來我去紐約進修珠寶設計,認識不少出色的中國新進藝術家,我想講的故事都被他們講了,更講得好好,所以我想嘗試其他人未試過的方式,最後決定以珠寶講不同的故事。」
Dickson現時擁有兩個品牌,life of circle及YEWN,前者走較時尚及現代化的路線,後者走高級Fine Jewellery路線。他在去年取回life of circle代理權,究竟又有甚麼大計?「當初將life of circle賣掉是因為自己不是商人,發展得太快未能管理。但現在的心境好唔同,一位老師曾送我一本書,講及『大德若隱』,我這兩年的心態就是『收』,慢慢做,消化好,做好根基,細的力量不比大的差,細而精可能更有影響力。」
他更說:「我好鍾意上海一間名為《Spin旋》的小店,店內賣的產品是以中國設計為主,覺得好Inspiring,我有個想法,就是將當代中國奢侈品,不同級數不同範疇集合一起,結合中國前線力量,雖然這個理想真係好難,但我都好想做到。」
撰文:朱寶茵 部分攝影:林資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