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不時不食」,就是指在不同季節吃當造食物,才能嘗到食物真味,這才是「識食」的表現,以前的人就最懂得此道理。現在好多食制都莫名其妙地變成一年四季都「當造合時」,夏天人人開着冷氣打邊爐,但我依然堅持「睇天擇食」。最近天氣明顯轉涼,方覺係時候食火鍋同羊肉!除了港式火鍋和重慶雞煲,還有另一心頭好—京式涮羊肉!無他,我是羊癡,加上冬天羊肉最肥美滋補,吃罷暖到入心!
翻翻家中藏書,發現「涮」是華北口語中的俗字,即是將物品用水沖刷洗滌,也是一種烹飪方式。涮羊肉就是把削成紙般薄的羊肉放進沸湯中輕輕熨熟,吃法與火鍋差不多。據說涮羊肉起源於元代,當時元世祖忽必烈南下遠征,突然想起家鄉菜,於是吩咐廚師殺羊燒火,豈料敵人突然殺至,廚師便急中生智,將羊肉切成薄片於滾水內涮,忽必烈連吃幾碗後即馬上帶軍迎戰。戰勝後,他特別要求廚師再煮一次,配上各種醬料同吃,將領們都大讚好味,其後此吃法便被賜名為「涮羊肉」。流傳到現在,不少本地人都會特地到北京嘗涮羊肉,感受最傳統及正宗的北方風味。
很多人不喜歡吃羊肉,是因為怕其羶味,但羊肉一是吃其羶香,要不吃其嫩滑。吃涮羊肉就屬後者,當然羊肉要帶淡淡羶香才吃得過癮。怎樣的羊做涮羊肉最好吃?首先,白羊的味道比黑草羊輕;第二,年紀愈大的羊,羶味會愈濃,所以剛斷奶的黑草羊羶味就最好,而經閹割的羊,羶味不算重;另外瘦肉多、間有肥肉的部位,就最適合做涮羊肉。
除了靚羊肉外,涮羊肉另一個重點就是醬料。它不像港式火鍋般,湯底花款多,傳統京式食法只會用清水作湯底,因每片羊肉都薄薄的,入湯即熟,不似蘿蔔或湯麵般吸味,涮熟後會蘸醬料吃,加添味道。每次吃,侍應都會端來大盆醬料,10多款琳瑯滿目,讓人按口味自行「混醬」,當中有京葱、麻醬、醬油、醋、芫荽、辣油、辣酒、糖及酒等,甘、鹹、酸、苦、辛兼備,讓羊羶味與惹味醬料相融合。另有一種食法就是配上川味湯底,當嫩滑的羊肉遇上麻辣的湯汁,增添味道層次,於秋冬吃最適合了。小時候,父親曾帶我到北京嘗正宗涮羊肉,印象中大家一把一把肉放到鍋中,然後再撈起大啖大啖食,豪邁且爽快,大夥兒圍爐共吃,歡樂氣氛滿滿。不知是時代不同還是甚麼,現在很多人都會一片片地吃;不過依我看法,只要食得盡情,怎樣吃法也無傷大雅!
早前再飛到北京,打算再吃地道涮羊肉,竟然發現涮羊肉也「進步」了。從前用的都是傳統式銅製涮鍋,以炭為燃料,但現在很多店子都改用現代電熱板,失去了原有的京式風情。另外,鍋的「大小」也不同,從前是「大鍋」,現時卻有餐廳供應「一人一鍋」,原本應該熱熱鬧鬧的場面,變成只注視自己眼前的私家鍋,氣氛減半!早前本公子到台灣公幹,到訪在1949年開業、位於高雄的「京華餐廳•平津涮羊肉」,此店沿用銅製涮鍋,雖然是「吃到飽」的任食自助餐,但羊肉夠嫩,不少台灣人都特地前往光顧;又記得台北的「萬有全」,歷史雖然不算悠久,卻是台北人龍小店。餐廳採用新西蘭5至7個月小羔羊肩肉,羊肉羶味不濃而帶有甘香,令人回味。在香港吃最傳統京式涮羊肉,尖沙咀的泰豐廔和北京酒樓是不二之選,兩店皆用古老炭爐,有個煙囪控制火路,冬天每枱一個,全店「烽煙四起」,氣氛鬧哄哄;可惜老店子羊肉選擇不多,而且環境嘈吵逼狹,本公子還是喜歡帝苑酒店的東來順。
店子屬北京東來順分支;酒店不方便用炭爐,改用銅鍋和內置電爐,風味無疑是打了折扣,但無論環境、用料、配套與服務都最出色。特選來自內蒙西林格勒盟的東烏旗、西烏旗,而且是1年到1年半已被閹割的黑頭白羊。原來黑頭白羊喪失生育能力後,腥羶味會減少,肉質亦會較成年羊細膩,輕輕一灼,待肉色一變即刻撈起,再配以醬料同吃,非常嫰滑惹味。餐廳的羊肉堪稱全港最專,有羊後腿、羊上腦、羊腩、羊肩、羊腰窩等,每個部位的味道及質感略有不同。雖然店家近年增設不少新湯底和配料,但本公子覺得齋食羊肉已大呼過癮,與朋友邊涮邊聊食事,好不愉快。
檔案編號:019
偵查地點: 各大京川滬菜館。
偵查結果: 吃涮羊肉,即使沒有靚湯底,但羊肉風味與醬料濃香也足以令人回味。
識飲識食翩翩公子,吃盡天南地北,練出一張刁嘴。經常食客三千,宴請邀約也樂意奉陪,但從不賣帳,孰優孰劣一針見血。願與知音人在格子上談美食,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