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演出力爭認同

戲劇,除了是消遣外,原來在教育層面,亦蘊含深遠意義。主打創作音樂劇的Theatre Noir,早年推出學校英語巡迴演出,把戲劇帶入學校;近年更與不少學校合作推出OLE課程。因為他們深信:戲劇是澆灌正能量的媒介,透過參與戲劇活動,可釋放年輕人的內在潛能。想不到,連場的載歌載舞,扣人心弦的劇情,能激發學生無限的啟發及創意,亦令他們的學習生涯變得更High!

澆灌學生成長

近年藝術發展備受各界關注,連帶新高中學制中的「其他學習經歷」(OLE)課程,亦包括文化藝術範疇。不少學校與坊間藝術團體合作,希望為學生提供具水準的藝術課程。劇團多是較得學校垂青的藝術團體,包括主打創作音樂劇的Theatre Noir。

究竟戲劇有何吸引學校之處?聽聽Theatre Noir藝術總監葉遜謙的分享,或給大家一些端倪。他說:「Drama is an empowerment,戲劇是澆灌正能量的媒介。我們喜歡用『澆灌』這詞語,因它包含栽培的意思。不論哪類特質的學生,總會在當中找到自己的崗位,有表演欲的可做演員、喜歡管人的可做後台、喜歡創作的可寫劇本、服裝設計、化妝等。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慢慢成長。」

全面認識戲劇

為迎合不同學校的需要,劇團會作相應配合。葉遜謙說:「音樂劇的世界,十分浩瀚,有現代類型如《High School Classic》,亦有經典類型,如《The Sound of Music》、《West Side Story》等。我們因應學校及學生的情況來選擇,進而設計課程,故合作模式相當多元化。」

課程為期約半年至一年,無論時間長短,學生均需認識戲劇基本知識,繼而涉獵不同範疇,如表演、創作、舞台監督、導演等,最後是小組演出。「最難忘一個為期五天的OLE課程。初時接手這項目,感到有點難度。只得五天時間,固然是挑戰。更令我們忐忑的是,課程竟安排在聖誕假期舉行。不禁想:學生會如期回校出席嗎?幸好學生很喜歡戲劇,首天已感受到其熱情與投入。」

嘻哈啟發創意

戲劇,不是嘻嘻哈哈嗎,跟教育何干?葉遜謙說:「英國教育家Sir Ken Robinson是我的偶像,他說過:『學校扼殺創意。』問題是,教育制度應是培育而非扼殺學生的創意。」這話當然極具爭議性,同時亦帶出一個重要訊息,教育,除了灌輸學識外,培育創意亦很重要。

「我覺得戲劇最成功之處,在於學生的Motivation。戲劇,給予每個年輕人發揮個人特色的機會,啟發其潛能,讓其能力獲得認同。以早前綵排百老匯音樂劇《13》為例,當排練到一個關於睇戲的劇情,有位年輕人竟戴起其私家3D眼鏡,劇本並沒此要求,但我覺得他的做法不錯。我們扮演着Facilitator,帶動學生學習,讓他們自發地發掘知識及創意。」

撰文:黎雅麗

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