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炮發圍 寫Apps好路數

Apple在香港開店,成為城中熱話,唔少人不惜瞓街排長龍朝聖,而那邊廂,吼準商機熱潮投入Apps開發來淘金的,亦大有人在 ,當中還不乏本地薑,以土炮班底製作一樣大收旺場,不讓外國Apps專美,像本地開發商Cherrypicks,便為MTR、Towngas等大機構出Apps,贏獎項搵真銀;個人開發者出身的Micro,亦一樣憑Apps上位,證明香港地寫Apps,係得嘅,本地Apps,都係得嘅!

小本經營靠創意

近年iPhone引來很多獨立Apps開發者,十來歲已開始接觸流動電子產品的Micro表示:「我喜歡為流動產品寫程式,最大原因是可以隨時隨地修改,讀完書後,我曾寫過Java遊戲、O2工具軟件和Windows CE輸入法等,但我最鍾意始終係寫小遊戲,可為大家提供娛樂。」Micro坦言單靠個人之力開發Apps比較費力,想易啲增加下載次數,他提議選用日程或影相作題材,甚至可以參考「罐頭」介面優化。他自行編寫並上架的Apps,平均下載率有3,000次左右,加上一些廣告Banners,每次顯示可獲得0.01美元,若以3,000次下載計算的話,基本已可作小本經營。

入大公司易發圍

但講到靠Apps「搵食」,或者好似《Angry Birds》般大紅大紫,個人開發者的路途無疑比較艱難,一來開發費用全部要自己負擔,二來局限了創作空間。現時Micro轉至Apps開發公司工作,則可以把所想的系統擴展,再向客人推銷。這也是香港現有市場的趨勢,下載Apps的收益已不受重視,反而是它能為企業,帶來良好形象和推廣資訊,收益更為可觀,可謂商機無限!

大機構愛出Apps

智能手機改變了大家的生活習慣,例如可隨時上社交網站分享見聞,又可下載玩樂工具,所以很多大機構如中電、旅發局等,也出Apps來提升自己的曝光率。而開發這些Apps的正是本地公司Cherrypicks,其老闆Donald與兩位得力拍檔:擅長編寫程式的Stanley和創意及組織力強的Samson,幾年間將Apps事業發展得有聲有色。「香港發展手機軟件不是這幾年的事,之前Java和Palm OS年代已有,但自iPhone出現,真正將智能手機普及化,大小公司都爭住出Apps!」

AR技術增互動

要從全球逾50萬隻iPhone Apps中脫穎而出並不容易,所以推出一隻App,其實不只是擺上架咁簡單,不然只需三數周便會石沉大海。Donald指出:「以香港為例,很多機構已意識到Apps於市場策略的重要性,我們作為開發商更要從創意出發,如加入小遊戲,令大家玩樂時也可得到商戶資訊!因此我們樂於投資在技術及軟件上,如上年開始以AR(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融入手機,為鏡頭下的現實環境加入虛擬影像,吸引多間大企業成為我們的合作夥伴,更於2011年獲得26個IT獎項,預期明年營業額還有2倍增長呢!」

知多啲:AR應用廣泛

在芸芸Apps中想突圍而出,除了要有創意外,發揮iPhone機能亦相當重要,如早年不少開發商利用陀螺儀和速度感應器,玩體感遊戲熱爆全城。近年則興起定位技術,去到邊度都可自動Push資訊畀用家。今年最Hit可算是AR擴增實境,將現實環境與虛擬影像結合,用來玩遊戲、傳遞資訊、互動推廣等十分有用。

學生點睇 Apps有出路!

Apps的潛力亦吸引不少學生加以修讀,甚至成為學科內容。2009年香港城市大學便首辦Market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營銷資訊管理學,鄭景鴻(Ken)是其中一位學生。「這個學科切實地迎合現時社會所需,可學到Online Marketing,更可以流行的資訊科技如Apps、流動裝置等幫助公司發展,我決定到一些相關的Apps公司兼職,從實戰中得到更多經驗。」Ken深信Online Marketing是未來一大潮流!

學寫Apps冇難度

寫Apps咁流行,大家是否都想學呢?現時坊間不少進修學院均有課程,例如UNiSOFT便有開辦入門及進階的Apps軟件文憑課程,HKU SPACE亦有iPhone及iPad程式開發課程,收費由千多元起,想為自己增值是不錯的選擇。

課程參考

Diploma in iPhone and Google Android Apps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主辦機構:UNiSOFT

簡 介:教授Android、iPhone和iPad App的基本操作,以及一些入門開發技術和程式。

費 用:$5,990

查詢電話:2136 1234

iPhone and iPa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 Intermediate Level

主辦機構:HKU SPACE

簡 介:此為進階課程,教授UI Kit和iPhone程式組合應用,以及基本影像操控。

費 用:$1,680

查詢電話:2587 3232

撰文:李家俊

攝影:陳富權、李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