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生活:冇招牌的中東小店

來到新加坡,整個人好像輕鬆下來。是的,新加坡的競爭愈來愈激烈,但仍不及香港癡線,至少市民有一定生活保障,不至於淪落至劏房、瞓街或餓死的命運,從一些小情小節,還是看到城市慢活的狀況。

位於中東街的一個角落有一間小店,面積很細,室內沒法設置座位,門外散落數張枱椅,招牌更是完全白色,空無一字一撇一畫,名副其實的無印良店。「沒有名字怎樣經營?」香港人或會提出此問題,其實不成問題,因為只是經營街頭小生意,並非要打造名牌,甚麼名字不見得是生死存亡之關鍵,反正店子數十年來都這樣存活下來,為客人供應香滑奶茶、咖喱魚包、炸香蕉波、木薯蛋糕、椰漿飯等小東西,帶着濃厚的中東夾馬來情調。附近市民似乎很喜歡這裏,常來喝茶、購買早餐、午餐、下午茶、消夜,為飲食生活添上民族色彩。

該店的服務員不是乳臭未乾、滿口懶音的年輕人,而是70、80歲的中東籍回教徒伯伯,他們工作態度帶着悠閒與自在,喜歡的話跟顧客談天說地,不喜歡的話禁止遊客胡亂拍照。他問我:「香港有沒有這種小店?」我答:「應該沒有……所以我好奇地拍照嘛!」他再問:「我來港開店好嗎?」我答:「當然好!」他感嘆:「不要了,我都70歲人啦……」70歲人,還有就職機會,Not Bad。他有所不知,香港老人家若沒錢炒股,就是拾紙皮或乞食。

旅遊飲食寫作人

陳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