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水上樂園

炎炎夏日,最懷念水上樂園。

它幾乎是每年暑假必到的聖地。一大清早,大夥兒齊集於金鐘城巴站,浩浩蕩蕩的直奔樂園。換上戰衣,將隨身物品放進「老鼠籠」裏,然後交給那些表情肅穆的員工,便馬上從更衣室衝出來。先攀上「神仙索」,在眾目睽睽之下表演「撻生魚」,大家互相取笑,亦為「去玩去癲」的一天揭開序幕。

說是「樂園」,實不為過,因為真的可以從中找到快樂。我們可以登上不同的「巨型滑水梯」,經過九曲十三彎,然後直插池底;或拿自己的「要害」作賭注,挑戰「五彩天梯」,聽到鐘聲響起,便跑到「浪濤灣」跳浪;玩得倦了,便躺在水泡上,隨着「開心河」漂流。沒有人會介意排長龍,即使撞傷刮損,亦不會有人投訴「安全措施不足」。

由於筆者自小在男校長大,到水上樂園便多了另一重意義──美其名是碧波暢泳,實際上是想結交異性,一大班從「和尚寺」釋放出來的男生,當然希望能「有所收穫」。所以,大家不惜帶着濕透的身子,拖着一個紅色大水泡,由山腳開始排隊,在烈日當空下,輪候個多小時,等到身體也乾透了,才開始進入「激流旅程」,目的就是為了要「拉龍」,而借故拖着異性的手。對於我們這班情竇初開的小男孩來說,那電光火石間的一記接觸,已足夠令我們心花怒放,大喊「值回票價」。

幾乎每個大城市都有這樣的水上娛樂園地,惟獨香港,竟然是由有變冇。記得99年水上樂園宣布結業時,我們都幾乎要哭出來,但又無能為力。當然,以香港這片寸金尺土之地來說,一大塊地,每年只能營業三、四個月,即使天天人山人海,也一定不會符合「經濟原則」和「股東應有回報」。於是,如今的夏天,我們便只能困在擠迫的沙灘裏,坐在那個自備的水泡上,繼續回味當年的「激流旅程」。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