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打主意:文化戲子

文化界前輩撰文,說自己不看電視,也不翻看自己的節目。

前輩說,他討厭電視,討厭自己幹的這一行。不是因為電視品味低俗,而是因為電視行業,很容易流為演戲,害怕自己在假裝,假裝自己不在演戲。

徹頭徹尾的自白。

前輩在大陸火得很,原因是他除了是一個很厲害的作家,也在一個受歡迎的電視台當主持和評論人。他有很多自稱讀者的「粉絲」,每次書展,有他的出現,都會乖乖坐在台下,等他在演說中爆出幾句醍醐灌頂的金句,好等他們覺得這一次跑書展、聽講座,不枉此行。

但是,書展中賣的書,是怎麼樣的?在香港的出版生態,不,在華文世界,日語世界,也日漸如是:寫一本「全新」書的作家,會被視為「不會為自己打算」。在香港賣字的,應該把自己的作品先行分拆,先在報章雜誌印一次,然後再把自己的稿子集稿成書。這樣「賣兩次」,才算「榨盡」作家的市場價值。

這跟我的做法很不同。直至今天,我仍然堅持我出的書,需要是「新曲加精選」。我的書,不會只是在別的刊物上用過的老稿子。但叢書出版社的編輯們都會認為,諒你賣得再多的書,也不過是九版十版,才不過兩萬本。印一次報紙,一天就幾十萬份了。這樣的發行量,才有威力,才會令你成為「有名」的人。

作家不一定是一個好的電視、電台主持人,但如果你是一個電台、電視主持(甚至是只有半分姿色的女主播),就會很容易成為「出書」的作家。因為,你在一個相對媒體提供了娛樂,平台給你機會取悅觀眾,觀眾順手就可以從荷包掏出幾十塊去買你的書。

這就是香港的文化生態。所有以為自己很了解教育,很着緊教育的家長們,你明白這種文化生態,對你的孩子有甚麼影響嗎?

讀\說書人

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