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等生活:美式便服襲港

高層變動,通常以「健康問題」、「照顧家庭」等理由作下台階,美國便服品牌Gap卻直截了當毫不遮掩,數天前宣布炒掉總設計師Patrick Robinson,可見危城告急。說到底,Gap北美生意淡靜多年,連同集團「細妹」Banana Republic和Old Navy都回升了,偏偏「一姐」持續下跌,不得不換主將改路線。

據說Gap準備在中環開設旗艦店,剛好與另一美國便服品牌Abercrombie & Fitch(A & F)旗艦店打對台,你問鹿死誰手?普遍睇高A & F一線吧,歸根究柢A & F有龐大亞洲顧客支持,不信?到紐約或加州瞄瞄,店內主要是中國台灣香港印度印尼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各式東南亞人士。2009年A & F受金融風暴影響生意慘跌30%,但到2010年尾整個集團卻回升約5%,因為海外生意勁跳91%。除了Gap和A & F,進軍香港的同類型美式便服尚有Hollister Co.(屬A & F旗下)及已經開業的American Eagle Outfitters,可見進軍亞洲是生存之道。

某程度上,美式便服均過了高峰期,那種款式長年如一、Logo永遠掛上心口的「時裝」,都幾悶蛋,穿在身更有點像制服;若配上鴨舌帽就像美式餐廳員工,與近年全球便服市場趨向頗有出入:講Trendy和Glamour有H & M和Zara、論圖案設計有Design Tshirts Store graniph、談布料變化亦有Uniqlo,橫看豎看,美式便服就是欠缺潮氣。A & F還好一點,以質料紮實、剪裁合身馳名,Gap要跑出必須革新一下。

最終,很視乎香港買手。曾聽到幾位女性朋友齊聲投訴:「香港American Eagle簡直冇嘢可買!難與美國相比!」

旅遊飲食寫作人

陳俊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