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愉景灣新開的印度餐廳Mirch Masala,發現了一樣賣相奇趣、呈圓錐體狀的食物,細問之下,原來是南印度菜中很著名的煎餅,對當地人來說平常不過,對香港人而言則古怪得很,全因我們較少接觸南印菜,反而咖喱、烤雞等大路北印菜式就吃得多;故此,老闆特意請來南印度大廚坐鎮,銳意將地道南印菜式介紹給香港人。
餐廳總店在銅鑼灣,愉景灣店則是其第二炮,老闆為了令新店更有特色,在既有的北印度菜式中,增添了一系列南印度小食,實行南、北大廚雙劍合璧。老闆說,不僅在香港,原來在印度,都是以北部菜為首,南部菜則較為冷門。
問到兩者有何分別,南印度大廚Ram Kumar直指,南、北印度菜在配料和烹調方法上有較大差異。南印度傾向炮製小食類,不會太重口味,而且比較健康,最常用的食材是米和小扁豆。餐廳內幾乎所有南印度菜式,包括矚目的圓錐形煎餅,就用上這兩種材料。他表示:「小扁豆在印度的產量是全球之冠,蛋白質含量很高,是一種上佳而非常健康的食材。」細閱餐牌,蒸米糕、米糕炸圈、斑戟、煎餅等,全都是以小扁豆製成,看起來香口惹味,實際也有益健康。
相對南印度菜,北印度的比較油膩和大分量,但口味則較大眾化。像咖喱、印度燒烤等菜式,用上多種香料來調味,如丁香、肉桂、小茴香籽、香葉、辣椒等,味道豐富,而乳酪更是北印度人常用的材料。北印度大廚Bilochan指出:「印度菜最着重味道和質感,用上這些材料加以修飾,能令整道菜式更富層次感。幾乎每款肉類都會用乳酪加上不同香料醃製調味,凸顯肉味之餘,亦能軟化肉質,使其口感更軟腍。」
採訪當日所見,這裏的食客大部分都是住客,而且以外國人居多。這個新開的北廣場氣氛很寧靜,平日人流不多,在餐廳外面的露天位置吃個午飯,很自在寫意。餐廳對開的廣場更甚有悠閒外國風,木桌椅上設有帳篷,旁邊還有個懷舊建築燈塔,置身其中,感覺猶如身處外國。
撰文:黃海晴
攝影:張群生
查詢電話:2987 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