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流失大 孕婦、長者要補鈣

人體的骨質會隨年紀漸長而慢慢流失,更年期過後,流失速度更快,若鈣質補充不足,令骨質密度降低,便會影響骨骼健康,出現所謂骨質疏鬆症,其中影響女性較大。此症可怕之處在於它來得無聲無息,不少患者要到病情惡化,甚至出現骨折才去補救,可能為時已晚。

懷孕令鈣質流失

據醫學界指出,港人患骨質疏鬆症的情況較亞洲其他地區嚴重,更年期後的女性每3人就有1名患者,每日平均有10名長者因骨折入院。由於孕婦與長者的骨質流失量大,記緊要補充足夠鈣質,減低患病機會。骨質疏鬆是由於骨質流失所致,據婦產科醫生表示,婦女懷孕期間,胎兒會吸收母體的鈣質來製造骨骼,令孕婦的骨質密度降低,要是連續生育四至五胎,鈣質的流失情況會更嚴重,必須得到足夠的補充,否則很易影響腰椎、股骨及手骨的骨質密度,在更年期後容易出現骨質疏鬆,情況嚴重者更會出現產後甩牙。

賀爾蒙影響骨質

說到骨質流失,更年期後的女性更為嚴重。據骨科醫生指出,骨質的成長是一個動態過程,身體一方面會不停製造骨細胞,另一方面又會不斷分解,到了35歲,骨質密度將處於高峰期,之後骨細胞的分解速度便會比增生速度快,令骨質密度降低。此外,賀爾蒙水平又會影響骨質增生,由於女士停經後,女性賀爾蒙減少,患骨質疏鬆的機會也大增。

檢查骨質防惡化

別以為骨質疏鬆沒有危險性,患者一旦跌倒,很容易骨折,當中又以髖骨骨折(即大腿骨骨折)最嚴重,而且此情況於長者間甚為普遍。患者一般要接受手術治療,但即使手術成功,也會影響走路能力,甚至要依賴拐杖、輪椅活動。若因斷骨而需要長期臥床,感染肺炎或生褥瘡的機會便會大增,死亡率高達兩成。

患上骨質疏鬆症,初期沒有明顯病徵,因此長者及女性應作骨質密度檢查,利用「雙能量X光吸引測量儀(DEXA)」掃描全身,能準確測量骨質密度,當測量出骨質密度標準(T)低於-2.5分,即表示患上骨質疏鬆症,需接受治療。

若想減慢骨質流失的情況,除了可進食奶類製品、豆腐、黑芝麻、連骨吃魚類(如沙甸魚、白飯魚)等高鈣食物,也可透過曬太陽來攝取維他命D,幫助鈣質吸收。此外,做適量運動也有助鞏固骨質密度,其中負重運動(如舉啞鈴)對預防及紓緩骨質疏鬆症均有不俗效果。

更年期婦女慎防糖尿病

女性步入更年期之後,除了有機會患骨質疏鬆症,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因體內賀爾蒙分泌會急劇下降。

糖尿病屬於一種內分泌失調的慢性疾病,可分為兩類型,一為胰島素倚賴型,病因是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受破壞,未能製造胰島素供應身體所需;另一類為非胰島素倚賴型,病因是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拒性,使胰島素不能發揮功效。由於大多數病者患病初期無病徵,但可引致多種嚴重併發症,如失明、心血管病變、末期腎衰竭等,故糖尿病有隱形殺手之稱。

定時檢查身體是預防糖尿病的必要措施,尤其是高危一族,如直系親屬患糖尿病、高血壓或高血脂患者、體重過高、40 歲以上的中年人士等。有研究顯示,絕經後的婦女之中,四成三有超重或肥胖情況,近三成患有高血壓,近一半缺乏足夠運動,半數以上同時具備最少兩個糖尿病危險因素,由此可見,部分絕經後女性也屬糖尿病高危一族,必須採取積極的預防措施,尤其要注意飲食,控制體重。

至於孕婦在懷孕期間會產生人類胎盤泌乳激素,影響胰島素分泌,導致血糖水平上升而患上妊娠糖尿病。因此孕婦在懷孕期間應定期進行血糖監控,如發現患有妊娠糖尿病,可透過控制飲食並輔以適量的帶氧運動來改善,若仍未能有效控制病情,則可透過注射胰島素來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防病小貼士

1 50歲以上成年人每日應攝取1,200毫克鈣質,而一杯高鈣低脂鮮奶的含鈣量約300毫克。

2 除了飲用鮮奶,豆類製品、綠葉蔬菜,連骨食的沙甸魚也能提供豐富鈣質。

3 要鞏固骨骼健康,宜定期做負重運動(如舉啞鈴)。

4 多曬太陽,可吸取維他命D,有助預防骨質疏鬆。

撰文:鄭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