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每月必經的月事,確實令人十分苦惱!行經期間既要小心翼翼保持外觀清潔,同時又要擔心被經痛困擾,有線娛樂新聞台女主播張潔茵(Herelle)受盡多年經痛之苦,每次經期均受到折磨,只有靠吃止痛藥來治標。事實上,最能解決經痛的方法,是先找出痛楚根源再針對性地解決。
據家庭醫生關嘉美表示,女士出現經痛的原因可分兩種,她說:「原發性經痛一般會出現於年紀較輕的女性身上,至於繼發性經痛則有機會與一些病症相關,例如子宮內膜移位、盆腔炎或子宮肌瘤等。」雖然Herelle是年輕女性,不過也不能就此確定她的經痛屬哪一種,最好的方法還是找醫生診斷,如有病症出現便可及早作治療。
關醫生指出原發性經痛是由於子宮內膜脫落時,釋放出前列腺素,令子宮收縮,從而引致疼痛出現;至於繼發性經痛,則可能因身體出現其他疾病,令子宮比以前更加充血而造成。經痛通常會於經期頭一兩天出現,患者會面色發白、全身冒冷汗、四肢乏力、頭暈,嚴重者或會有嘔吐、腹瀉等徵狀。
很多女性於經期頭一兩天出現經痛,Herelle憶說:「自己每次來經時,頭一天都會非常痛楚,甚至試過痛到暈,記得一次在中學上物理課時,突然因經痛暈倒在實驗室地上,於是被送往醫院治療。」其實每次遇上經痛,Herelle都會吃止痛藥,她續說:「記得第一次痛時只會死忍,之後去看醫生,醫生便開藥給我。此後,每次遇上痛楚便會吃藥,有時甚至未痛便食定先,盡量減低痛楚。」
其實Herelle服用止痛藥的數量不少,對此關醫生坦言,止痛藥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吃止痛藥只是控制了痛楚,如果吃藥不當,可能會引致胃痛。而有些背後引致經痛的原因也不能單靠吃止痛藥解決,如果是繼發性經痛的患者,有可能會延遲治療的步伐。」所以關醫生建議經痛人士,應先了解痛楚本身的成因,若真的受繼發性經痛影響,便應及早處理病症,以免病情每況愈下。
長期無故肚痛、腹瀉、便秘或大便出現變異(包括排便次數或糞便質地有變),服過西藥都無法根治,甚至照過腸鏡也找不出成因?這大有可能患上腸易激綜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其實任何人也有機會患上腸易激綜合症,但患者中尤以女性居多,人數為男性患者的兩倍,女士們應加倍留神。另外,香港浸信會醫院駐院腸胃肝臟科顧問醫生林端至表示,新移民因未適應新生活,加上周圍缺乏社區支援,故感到壓力重重,以致較易受此症困擾。
患上腸易激綜合症,會對患者造成身體、心理及人際關係三方面的影響,身體方面會因腸胃敏感引致很多身體不適,如肚痛、肚屙、便秘等,病者因而會產生憂慮,若病情得不到紓緩,或會引起精神緊張,患者心情便會大受影響,情況嚴重更可能引致焦慮或抑鬱。
除了患上腸易激綜合症可引致便秘之外,根據調查顯示,本港女性便秘率較男性高一至兩倍,其中25至34歲的年輕上班族,便最常受便秘困擾。而女性較易患便秘的原因,則包括都市人常見的不良飲食習慣、缺乏運動;另一方面,生理結構亦有機會引致女性出現便秘或排便困難的問題。
撰文:何詩敏
部分攝影:黎劍華
鳴謝:家庭醫生關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