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湄知著:情緒漫談

有沒有想過,究竟是甚麼,驅使你即興去做一件事, 或者拖延不做一件事?

可曾試過火遮眼,被怒氣蒙蔽,而做(衝口說)出後悔的事(話)?可曾聽過新聞,有人萬念俱灰,在絕望情緒的陰霾下,看不到事情還可以有另一面,而斷送生命?

情緒是我們對於人、事、物的刺激,環境的變化,而作出的反應。它屬於一種守護機制,假如你在森林遇上老虎,驚恐情緒令你拔足狂奔,才有機會保住性命。丁點兒的擔憂,也可以是避開麻煩的危機意識。但日常生活,不時出現過激的情緒,會影響健康。保持溫和的波幅,也是令自己舒適的保健之道。

一般來說,情緒雖沒對與錯,但有消極或具破壞性的,如恐懼、焦慮、憤怒、悔疚、傷心等;亦有積極、建設性的,如接受、關懷、寬恕、愛和熱忱等。

負面情緒,容易令人鑽牛角尖,幹蠢事,墮進煩惱裏,如何將它轉化成正面,貼近現實的情緒,這簡直是人生學習的一大課題。

我卻以為,情緒具備潛力無窮的能量,若採取打壓、忽視的處置手法,怕它迫到盡頭,會引致大爆發。倒不如,培養興趣,陶冶性情,為感想尋找寄託,讓能量得到抒發。不妨參考宗教哲學,或者學學繪圖、書法、雕塑、音樂、舞蹈、戲劇等文藝活動。慢慢再透過觀察理解,洞悉現實世界,釋放情緒,最終達致自我成長。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存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