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湄知著:利己主義

晚上電視重播《無間道》,戲中的劉健明督察,擁有「利己主義」的典型性格,即為了私利,便可隨時拿取他人的資源,犧牲他人,理所當然。總之,其他人的存在價值,就是為了服務他。

從前,筆者站在心理學家的角度,對任何人都有種無限包容、傾聽、正面的想法,深信每個人背後,都有不為人知的故事或隱衷,即使是殺人犯,都可能曾經歷過一些事件,才令他變成現在的他。

但在現實生活裏,人長大了,圈子闊了,認識到許多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真的擴闊了不少視野,令我對「心理學家的角度」,有了更深切的應對策略。

例如近日剛認識某人,他的價值觀是「有着數就要拿取,不拿就是傻仔,騙人騙自己沒所謂,只要得到利益就是醒目仔」。

又試過有次某人向我借錢周轉,說翌日還款,但借款後便消失了,隔了一段日子重遇他時,他會說:「當你朋友先同你借錢,大家既然係朋友,錢銀好小數目,還不還都不重要啦!」我聽後一笑置之,歪理可以變成真理,這種「利己主義」真駭人。

甚麼是真?與利益相配合時,便是真的。

甚麼是假?與利益相違背時,便是假的。

真與假完全跟利益掛鈎。

如果遇上這類「利己主義」者,應該怎辦?

以前的我,會設法理解及包容他。

現在的我,會提醒別高估自己的面對能力,跟着疏遠他。你呢?

臨床心理學家

林存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