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有12個原居民部落,每族有其方言,多走幾回,已有點混淆,唯一記得的,是太魯閣族的「Ma-lu-su」,解作「你好嗎?」。要了解太魯閣族的文化,不妨到訪他們建立的布洛灣山月村,並且到鄰近的砂卡礑步道走一轉,必可對太魯閣族的飲食和舞蹈文化,有更深體會。
回音谷盡情呼喊
小小一個台灣,原住民部落可不少,經專家考證,終於在04年1月確定「太魯閣族」為第12個原住民部族。傳說太魯閣族發源於中央山脈的白石山腰,早期聚居南投縣,約3、400年前因人口膨脹、耕地不足而向四周擴散,今日落戶於花蓮縣內數個鄉鎮。
同於04年開業的「布洛灣山月村」,便是族人為推廣其文化而經營的旅遊生態村,依傍太魯閣國家公園,四周是青葱山谷,生態資源豐富,村內築有一間間精緻的小木屋,全都有獨立廁所,並可無線上網,房內更有住民手織的布吊燈及布畫,充滿濃濃的原住民風味。
布洛灣在土語中解作「回音」,所以入住山月村,工作人員定會帶大家夜遊山谷,盡情「嗚呼嗚呼」,回音一番。每晚8點,村莊大門口會變成演奏廳,由族中爸爸級長者作司儀,逐一介紹員工,原來全是一家人!員工們會表演傳統敲擊樂,並邀請賓客一齊起舞,讓大家沉醉在歡樂氣氛中。
立德布洛灣山月村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富世村231-1號
房租:山月套房連早餐每人NT$1,550(約HK$369)
網址:www.leaderhotel.com/blw
九寨溝式美景
太魯閣的砂卡礑步道是族人的後花園,即使是國家公園範圍,仍容許族人以機車代步,作小規範農耕活動,種植粟米、番薯和養殖雞鴨等。
步道是日治時期為開發立霧溪水力發電廠,靠山開鑿一條山道,原名神秘谷步道,全長4.5公里,來回約2.5小時。這裏有兩大特色,一是其藍綠色溪水,主因是水中蘊含大量從河床大理石溶解出來的碳酸鈣,沿途是九寨溝式美景;二是生物多籮籮,4、5、10和11月是觀察螢火蟲的最佳季節,路旁不時見到山蘇這種台灣原生植物,原來是名菜呢!
砂卡礑步道
位置:入口位於砂卡礑橋橋頭,由太魯閣遊客中心前往約一公里
名人熱捧炒山蘇
出了一身汗,大家肚子已咕咕作響,幸好離出口不遠處就是「藍藍海鮮餐廳」,這間開業逾廿載的餐廳,主打炒山蘇外,還有海鮮。不錯!在山區賣海鮮,確是神奇,餐館搜購來自崇德海邊的漁獲,保證新鮮,當中以東部沿海特產曼波魚(翻車魚)和紅喉魚最馳名。走獸方面,山豬肉和田雞肚都令人直豎拇指,但真正令客人吃不停的竟是炒山蘇,本以為是普通「菜」式,誰知食落爽口、甜而不澀,難怪李登輝、李元簇、郝伯村、吳伯雄和張博雅等全都曾是座上客。
藍藍海鮮餐廳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272號
營業時間:11:00am~2:30pm 5:00pm~8:00pm
收費:10道菜包水果的團餐,收費為NT$3,600(約HK$857)
網址:hipage.hinet.net/038611627
遨遊備忘
簽證:1983年後曾經前往台灣,於香港或澳門出生人士,持有效BNO或特區護照及回程機票,可於當地申請有效期30日之落地簽證
貨幣:HK$1約兌NT$4.2
天氣:11月氣溫約18℃~23℃
機票:來往香港至台北機票約$1,450。
網址:www.evaair.com
特派記者:李潤林
鳴謝:台灣觀光協會、長榮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