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看見身邊的朋友,看着電影或電視劇裏一些關於母女或母子情的感人情節時,都會哭得兩眼通紅,我都會馬上在心裏問一句:「有哭的必要嗎?」
我絕對是個容易被觸動的人,一部電影即使已看了七八遍,但每次都仍會在同一片段掉下眼淚。看舞台劇也如是,同樣的劇情,先後看的時間相差了十年,人的心境應該也改變了,但我卻被同樣的情節誘出眼淚來。然而,我的眼淚就只像會為愛情付出,其他類型的片子,是很難惹我哭的。
不得不承認年幼喪母的我,腦袋中缺乏了母愛這一項。跟母親在一起最深刻的印象實在太模糊了,又怎能感受到甚麼是母愛?從小遇上很多問題,例如生理上的變化,都是跟姊姊一起摸索的。朋友說我性格太像男人,一點也不溫柔,我實在感到無奈,因為我從小便跟姊弟打大,試問又可從甚麼地方學習溫柔?
其實母親離世都那麼多年,我應習慣一生幾乎沒嘗過的母愛,但最近看見同父異母的妹妹老是向阿姨撒嬌,我便知道原來我也渴望得到這份愛。妹妹都已三十出頭,但連買一件衣服也要先問過阿姨,不是太過分嗎?然而,當我回想到我的早有自主其實是迫於無奈的事,便明白到妹妹並不過分,母女同逛街有商有量根本是最平常的事,只是我的遭遇令我的性格比較特別而已。
糊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