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2009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醫健寶庫:分辨寒熱底慎飲食防病

中醫學說中,人體內分為陰陽二氣,我們出生時,先天已決定了每人的陰陽比重。陰較陽多,即屬寒底;陽較陰盛,則屬熱底。寒熱底是指人的體質偏寒偏熱方面,並不是指哪種人較不健康。分辨寒熱底,能讓大家注意飲食,減少生病的機會。

要分辨寒熱底並不太難。寒底的人,只要稍吃生冷水果、雪糕等,便很易覺得腹部隱痛或脹悶不適,大便稀爛,甚至會腹瀉。他們平時怕冷、四肢冰涼。這類人士可以選擇吃偏熱的東西如南瓜、杧果、荔枝、紅豆等。

至於熱底的人則喜歡吃生冷食物、飲冷水、不喜熱食,吃煎炸油膩食物時即不舒服。大便乾結,小便黃、澀,口舌生瘡。他們適宜吃一些偏寒食物,如雪耳、豆腐、芽菜、西瓜、苦瓜等。

有些人平時會有手足心熱、煩躁、夜眠時出汗、口乾、舌尖偏紅等,稱為「虛熱」,虛熱要滋陰。另一些人平時畏風、怕凍,汗自出或稍活動則大汗淋漓、四肢末端寒涼,稱為「虛寒」,虛寒則要溫陽,病症就能紓緩。

寒熱底應長期觀察,結合各種情況包括不同氣候、環境、飲食習慣、年齡等才能作出較準確的判斷,所謂「寒底熱底」只是陰陽偏盛偏衰的一個方面,是不全面的。因此,應在中醫師幫助下做詳盡分析。

為進一步推廣醫學知識,港大中醫藥學院將於本月12日舉辦《中醫防治常見都市病》健康講座,詳情請致電25890439/25890498查詢。

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助理教授

莫飛智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