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很多人,我目睹他們攀上高峰,之後卻漸感寂寞。
我們都知道,共患難是容易的,共富貴很難,這不只是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原來,當自己的目標、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私人的財富、個人的榮耀、社會上的地位,攀上高位之後,我們也開始與自己過不去,不再容易感到滿足和快樂。
那些日子,當目標仍然遙遠,有很漫長而崎嶇的路要走,感覺患得患失,甚至對成功感到渺茫的日子,卻是活得最有幹勁,也是對自己存在價值最感實在的時候。彼時的挫折來得頻繁,卻又輕易撫平,一丁點的進步與讚賞,已能發動無限能量,推動每天奮鬥。
我愈來愈發覺,做翹楚是很難的,第一次做「第一」,和以後再做「第一」的意義,無論是向自己交代的層面,或面對別人期望的回應,都完全不同。高峰之前和高峰之後,連自己都感覺自己的「成分」改變了,不能回頭。
當首富繼續首富,最受歡迎歌手繼續最受歡迎,跳水王后繼續摘金,球場王霸繼續稱王,甚至是考得第一的學生繼續考第一,然後,還可以做甚麼證明自己?怎樣再進步和要進幾多步?怎麼樣的鼓勵仍有鼓勵作用?
高處除了不勝寒,還是一個很寂寞的地帶。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