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拓數碼貨幣不無風險

央行數碼貨幣(CBDC)近期成為市場的熱門話題,就連香港金融管理局都開始研究「數碼港元(e-HKD)」!惟相對於虛擬貨幣,除了同為可以取代鈔票使用的數碼現金外,本質卻大相逕庭。以虛擬貨幣「一哥」比特幣為例,它是基於「去中心化」為核心,允許個人與個人間直接支付,即跳過中央銀行等官方機構操作。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定義,CBDC為國家中央銀行直接負債的電子支付工具,其資產價值與一般流通的貨幣別無異致。在互聯網急速發展的當下,實體貨幣在金融系統中的作用不斷下降,大型機構結算或普通零售交易,使用實體現金的機會不斷減少。故此,不少國家迫切尋找安全及公開的支付方式代替。

開戶簡單 助金融普及

對新興經濟體國家而言,CBDC能為他們解決基本金融設施欠奉的問題,助金融普及。CBDC的開戶程序簡單,較傳統金融機構所需的KYC(Know Your Customer,認識你的客戶)文件認證簡單得多。KYC即是金融機構對客戶的身份認證系統,同時記錄客戶一切金融相關資料,以防詐騙或其他不法活動。

以推行CBDC較成熟的巴哈馬為例,國民開立數碼手機錢包只需要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認證身份,即可使用最基本的錢包服務。但如果巴哈馬國民要使用更進階的CBDC服務,便要提供更詳盡的KYC文件。

「去中介化」考驗安全把控

CBDC可有助擴闊電子支付領域的覆蓋面,使支付系統更具彈性。以近年積極發展電子支付的中國為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兩大電子支付巨頭差不多覆蓋全國,卻無法互相在對家旗下的網購平台使用。甚至如果海外遊客到訪中國,手頭上只有現金,又沒有安裝綁定電子支付程式,消費就可能遇到一定困難。反之,中國視數碼人民幣等同法定貨幣,任何能使用電子支付的平台都必須接受,就可打破現時科技巨企在電子支付上的壟斷局面。

數碼人民幣的流通過程中可以不用依賴銀行帳戶,但其他電子支付方式,往往第一步是要綁定銀行卡,若中間機構倒閉破產,用戶的存款或會面臨危機。所以,保存在手機電子錢包內的CBDC,本質上與手持一疊現金無異。

然而,CBDC並非無風險,CBDC或會導致存款和銀行系統「去中介化」,增加銀行的信貸壓力,從而推高利率。隨着CBDC普及,央行亦會面臨額外的複雜性,因CBDC被廣泛使用,央行與實體經濟的接點會增多,若不加以妥善管理,將會增加對央行的數碼安全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