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脹:華今年CPI漲幅料低於2%

踏入6月份,全球通脹熱浪不斷升溫,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昨日坦言,全球通脹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實,故料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走勢先低後高,但全年平均漲幅料保持2%以下,即在官方預期約3%的目標之內。換言之,當局對穩定物價滿有信心。

綠色轉型導致物價上升

中銀保監主席郭樹清亦指,通脹如期而至,卻比當局預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持續多久似乎也不像專家們預測般短暫。對此,他歸咎於外國央行大量放水,稱還有少數國家續奉行單邊主義,如對中國貨保留高關稅,令通脹加快。並指內地產品出口價穩定關乎全球通脹,佔全球終端產品的供應量一半之多,總體卻沒有提高出口離岸價,為全球疫情防控和經濟恢復奠定基礎。

易綱強調,去年疫情期間內地實施正常貨幣政策,加上總需求較平穩,有利保持物價總體穩定。而人口高齡化則導致居民預防性儲蓄上升、消費傾向下降,對通脹產生抑制作用。CPI先低後高,主因是綠色轉型會使物價上升,意指人們生產和生活方式轉向低碳模式。不過,未來外部疫情、經濟復甦等都存不確定性,對各方通脹和通縮的壓力均不可掉以輕心。以今年內地生產物價指數(PPI)增幅為例,近期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較快,亦與去年低基數有關。

除物價外,易氏主動提及潛在經濟增長看法。因內地經濟總量基數愈滾愈大,同時受勞動生產率增速下降和人口結構變化等影響,潛在經濟增長率因此減緩。在人口高齡化趨勢下,以資本和勞動投入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模式難以為繼,未來得通過一系列改革措施釋放經濟增長潛力。若以去年及今年平均來看,預測內地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速,將接近於潛在增長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