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港上市變難 外闖創新天

香港交易所(00388)日前公布,將主板上市申請公司的3年累計股東應佔盈利最低要求提高60%至8,000萬元,其中最近一個財政年度的盈利要求增至3,500萬元,前兩個年度合計要求則增至4,500萬元,明年1月生效。雖然港交所聆聽市場聲音後已稍作讓步,新要求在大幅「減辣」下,較之前建議的3年盈利1.25億至1.5億元減少最多46.7%,為1994年以來首次修訂。

對於市場質疑此舉會削弱港交所競爭力,並扼殺中小企的上市機會,該所表明不同意,又指盈利門檻修訂至8,000萬元,是基於本港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於1994年9月至去年12月期間,已大升61%所得出,又稱之後會與證監會密切監察,不排除會再度審視盈利規定。

門檻調高恐爆連鎖效應

不過,港交所不得不承認的是,若根據新的盈利要求,截至去年6月底成功上市的463宗首次公開招股(IPO),當中會有141宗遭拒絕,佔整體三成。此外,自從港交所為提高上市申請盈利要求作出諮詢,筆者一直聽到很多來自不同朋友的意見,擔憂此舉引發很多連鎖效應,需知道一間公司上市前的工夫,會牽涉到很多專業服務提供者,若未來中小企上市空間遭壓抑,亦會牽連會計師、審計師、律師、印刷商、財務顧問,以至財經公關等行業,連鎖效應實在不容小覷。

值得深思的是,在2019年局勢不穩及2020年新冠肺炎夾擊下,有多少公司仍能年賺3,500萬元?恐怕未來能符合資格來港上市的,都只是具規模的內地或國際企業,即使一些本地中小企能捱過逆境,想透過上市「發圍」也只會難上加難。因此,港企未來被「邊緣化」,未必是危言聳聽的說法。

赴美「借殼」集資 本小利大

不過,如果港企盈利不達標未能在香港掛牌,是否代表沒有機會成為上市公司呢?那又未必,因為可以選擇另一個更大、更國際化的市場:美股。這裏說的是簡稱OTC的Over-the-Counter、中文譯名為「櫃台交易市場」的平台。OTC與納斯達克和紐約證券交易所一樣,來自美國這個全球最大資本中心,好處是其上市公司規模較小,能讓中小企透過尋找符合條件的「殼股」(當中以市值較小、初創企業較多、但掛牌要求亦較低的Pink Sheet股份為主),經過盡職調查及公司架構重組後,透過反向收購注入其本身業務,作為「借殼」赴美上市的途徑,成本往往低至200萬美元,便可以成為一間美國上市公司,成本低效益高。

另方面,當一間公司成功進身OTC後,不代表其上市旅程完結,因為它可以透過符合監管當局設立的財務及會計制度,升級為OTC較高級別的公司,吸引更多基金及投資者入股,提升市值及流通量,甚至將OTC市場視為一塊踏腳石,當日後業務盈利、市值水平及股東架構達到上市要求後,轉板到紐交所或納斯達克上市。

事實上,數據顯示,近年美國主板市場的新上市企業,有25%是透過轉板來升級,例如2018年便有31%的新上市公司是由OTC轉板。因此,時間短、成本小、風險低,令OTC市場吸引愈來愈多中港企業進駐。將來若因為港交所調高盈利要求而被拒諸門外的港企,不妨考慮OTC這片「藍海」。

注冊合規師公會投融資合規治理委員會總召集人 徐燦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