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寫過一篇文章解釋,為何通脹重臨的可能性愈來愈高,想不到半年轉眼之間便過去了,美國最近公布4月份通脹率,核心通脹四捨五入達3%,上次見此數已經是25年前的事了。
通脹對股票估值影響力不容忽視。從歷史上來看,溫和的通脹率有利於股票市場的表現。通脹太低的話,投資者擔心通縮。通縮會使盈利減少,但債務卻不會,所以當通縮降臨時,公司破產機會便會大大增加,繼而增加金融公司破產和經濟衰退之風險。不過,當通脹太高的時候,其波動性也隨之而增加。在此環境下,商家難以計算成本,資本開支也會隨之而減少,結果經濟增長也會因此而受到影響。所以最好的通脹率便是不溫不火的2至2.5%。
當通脹升溫時,哪類型的股票受到的影響最大呢?讀者可以參考債券投資者常用的一個概念「久期」(也被稱為「存續期間」或英文Duration)。簡單來說,久期是指當債券的現金流離現在愈遠,其價格對利率變化便愈敏感。例如一隻5年期的零息債券(代表到期時才會把本息一次性歸還),當利率上升時,其價格下跌幅度會比一隻同樣是5年期,但每半年派息一次的債券來得大。一隻20年期的債券,其價格波動性也會高於一隻5年期債券。
如把「久期」的原理用於股票市場,當通脹升溫,加息風險增加時,久期愈長的股票其價格跌幅便愈大。有甚麼類型的股票可以歸為久期長的呢?簡單來說一些還在投資期,暫時沒有正現金流的都可以歸類為久期長的股票。例如一些沒有盈利的科網股,所以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何一些科網股最近的跌幅比大市來得多。
另一個大家要問自己的問題,就是今次通脹上漲,只是暫時性的還是結構性的?支持暫時性的投資者指出,目前通脹只因美國政府大力刺激經濟措施所導致,大部分人對通脹預期仍然維持在低水平,再加上通脹是用「同比」比較,所以當明年刺激經濟力度慢慢退卻後,貨幣增長同比也應回落到單位數,通脹因此也會漸漸恢復正常。
至於相信通脹是結構性的,他們認為中西意識形態分歧愈來愈大,這或會減慢環球商品貿易流通,增加通脹壓力。事實上,環球商品貿易總額在環球經濟中的佔比,在2008年開始便已經有下降的趨勢,2019年的佔比更比2014年低了一點。
另外一個能夠影響「長期」通脹的因素便是通脹預期。經濟學家們相信雖然短期通脹上升,但只要聯儲局在通脹指引上謹守2%的標準,令通脹預期不變,短期通脹最終也會回落到2%的水平。不過,如果通脹由於外在因素而長期維持高位,而聯儲局遲遲不行動只靠出口術,最後通脹預期向上移,到時聯儲局便可能需要更大的加息幅度才能夠有效地控制通脹。
行健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分銷總監 石醴泉(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以上只反映當時觀點,並非投資建議,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