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苗接種持續推進下,中國、美國、以及部分歐洲地區正在從疫情中逐漸恢復,抵銷印度需求減弱的影響,國際油價早前曾經上漲至兩年以來最高。
不過,有分析相信,鑑於全球出行需求要回復至疫前水平仍然有漫漫長路,因此,油價暫時難見顯著升浪。
紐約期油上周累漲4.3%,為4月中以來最大單周漲幅,收報每桶66.32美元。值得留意的是,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盟國(OPEC+)周二開會討論產量,外媒調查顯示,大部分分析員和交易員預期,OPEC+將批准於7月按計劃每日增產84萬桶,完成分3階段於今年夏天回復略多於200萬桶原油產量的目標。
Saxo Markets高級市場分析師潘梓生認為,疫情期間主要影響國際油價的是需求短缺,而不是供應是否恢復,即使伊朗核協議談判結果有好消息,也不會對油價的長遠走勢造成很大影響。
他指出,雖然國內的旅遊可望復甦,但各國跨境旅遊的重啟之路仍然需要一段時間,單是香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就已經遇到了不少的阻滯,因此,預計未來幾個月油價將難有出息,6月份阻力位為每桶67至68美元,支持位則為每桶6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