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制裁企踩入內地車界

全球車用晶片供應鬧短缺,影響各大車廠產量,也令中國汽車業復甦前景蒙憂,但隨着上海國際汽車展開幕,一切利淡因素暫拋諸腦後,連遭美國制裁的華為及大疆創新(DJI)等科技巨企也攙一腳,展示多項產品,各大車廠均冀在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技術市場上,搶佔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

受車展消息沖喜,汽車股股價昨顯著上升,吉利汽車(00175)、比亞迪(01211)、長城汽車(02333)、廣汽集團(02238)俱升近4%至逾5%不等;有新車推出的五菱汽車(00305)更飆27.52%。連專門提供車用玻璃的福耀玻璃(03606)亦漲10.63%。

滴滴夥富豪拓自駕技術

今次焦點可謂「遭制裁企業」覓出路!綜合內媒報道,DJI今年在上海車展初試啼聲,展出電動車等使用的感測器零件及系統。公司4月12日時已於其官網公布,推出「DJI Automotive」大疆車載品牌,專注研發智能駕駛、泊車系統及智能駕駛零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等。另外,上汽通用五菱成為DJI的首批深度合作夥伴,預料首款合作汽車將在今年落地投產。

另一被美針對的科技公司華為亦踩入汽車業,內媒引述內部員工透露,華為旗艦店將出售汽車,並於5月分批交付。據稱,該首款汽車名為「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屬於高性能電動多用途車(SUV),搭載集團的電驅動系統、音訊技術等。消息刺激內地一眾華為概念股急升。

內地召車平台滴滴出行則與瑞典品牌富豪汽車(Volvo)簽署合作協議,富豪為滴滴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提供車輛。這是繼去年雙方在上海共同推出XC60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後,再進一步合作。

此外,中國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於車展表示,集團目標是到2035年,有一半銷售來自電動車,另外一半將來自混合動力汽車。德國寶馬汽車(BMW)中國業務負責人Jochen Goller則在同一場合稱,集團在內地的純電動車銷量,將由去年的4%計劃增至2025年的25%。至2023年,公司將推出12款電動車在內地出售。

車用晶片荒短期難消退

雖然各車企百花齊放,但中國最大外資汽車製造商福士中國區行政總裁馮思翰(Stephan Wollenstein)警告,車用晶片短缺的衝擊在次季仍不會消退,公司難以逐周、逐月評估會損失多少汽車產量。

事實上,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高級官員李邵華表示,晶片供應短缺已導致今年1、2月汽車產量減少5至8%,預期衝擊要到下季才開始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