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主動拆除債雷 全力抗美消顧慮

內地企業債務危機持續升溫,最矚目的是全國最大不良資產管理公司中國華融陷困,若中央不出手,最終恐破產;更甚是連帶整體中企債券評級被拖垮,加深債雷連環引爆的風險。誠然,內地企業債務問題存在已久,債彈不斷滾大終須正視,勉強保留問題企業只會拖累中央及地方財政,惡性循環難斷尾。當局在加強規範科技業的同時,有心主動拆除債雷,目的離不開消除內患,盡早免卻後顧之憂,祈能在中美爭霸戰中全力抗美!

截至今年2月底,內地的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已升至逾26萬億元人民幣。為應付財政開支,各級政府多年靠舉債度日,地價上升的時候,土地收入可觀,且利率低企,不覺債務問題太嚴重。可如今內地嚴控房地產泡沫,地價只求「穩」,限購限貸令土地交易受限。地方財政失去房地產這條「水」源,財政必然添壓。更甚的是,今年遇上債務到期高峰,且中央的態度是不再打救國企,狠心讓要爛透的企業「結帳埋單」。故見自去年末季以來,企業債務頻現違約事件,涉及的不僅是民企,就連國資背景的企業一樣出事,正正說明政策取向有變。

上述提到的國資背景,包括去年紫光、永城煤電、華晨陸續爆發債災,展現中央不再為國企債務「包底」的明確警號。如今輪到財政部旗下、境內外債務逾3,000億元人民幣的華融出亂子,到底中央是任由其破產,抑或出手打救,自是市場焦點,相信當中的關鍵是當局評估華融債務一旦違約,會否誘發金融系統性風險。

值得留意的是,在華融事件曝光後,近日當局發出文件,重申要清理規範地方融資平台公司,剝離其政府融資職能,對失去償債能力的要依法實施破產重整或清算。事實上,過去地方政府通過金融機構違規融資或變相舉債屢見不鮮,造成大量隱性債務未浮面,這個缺口若然不補,早晚拖冧全局。

如是者,目前當局高調讓陷困企業醜態公諸於世,而不像以往能掩則掩,好明顯是鳴槍示警,提醒各界若不想被揭瘡疤,就須重建賒借紀律,只有徹底去除這個內部「炸彈」,「內循環」戰略方能行穩致遠,全情投入抗美之戰。

所謂「長痛不如短痛」,不論是科企反壟斷,抑或處理企業債務問題,短期必然會引發市場動盪,惟長遠卻可完善市場機制,集中所有資源,須知道強國爭霸絕非兒戲,抗美路上必要自強,否則無異於自找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