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原料鋰一年貴兩倍 新能源車普及恐遲2年

電動車浪潮使電池需求急增,促使製造電池的重要金屬原料價格狂飆,其中鋰金屬經歷3年價格暴跌後,從去年中以來已漲逾兩倍。電池成本全線上升令電動車面臨加價,恐難以「親民」價與傳統汽車競爭,拖慢電動車普及化的步伐。

外媒報道,電池佔電動車總成本約三成,因此低價的電池將是電動車降價吸客的關鍵。不過,在電動車需求激增、能源轉型的多重因素推動下,除鋰價反彈外,另外兩種金屬元素鈷及鎳的價格亦雙雙飆高,前者上季急升約57%,後者在今年稍早也彈升至逾6年新高。

事實上,最常見的鋰離子電池組過去10年來不斷降價,從2010年的每千瓦時(kWh)1,000美元,降至去年的137美元,而只要降至每千瓦時100美元,電動車價格便能與燃油車持平。惟業內人士預計,若原料價格持續漲至2018年高位,電池組降價至100美元的時間需延遲約兩年,至2026年。

業界擬成本轉嫁消費者

內地第5大電池生產商國軒高科(002074.SZ)表示,一直在確保上游鋰供應、穩定原材料成本,並正改善生產工藝和技術以應對更高成本,但難以在短期內降低電池價格。追蹤研究電池供應鏈的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資深分析師Cameron Perks預計,鋰的結構性短缺或在今年下半年出現,甚至明年缺口恐升至12萬噸。此外,新礦山及精煉廠的投資不足亦導致鋰短缺,對應減量或開發替代技術的進展可能加速。

電池產業已嘗試提高陰極能量密度並改變其材料,如內地部分電動車已恢復使用製造更簡單、原料成本更低的磷酸鐵鋰(LFP)電池。同時業界亦考慮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意味電動車無可避免要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