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僅過渡 終須靠氫能

中電控股(00002)逐步提高天然氣於發電燃料中的比重,並推高電費,惟首席執行官藍凌志形容,天然氣發電在香港實現「碳中和」過程中只不過是扮演過渡角色,最終將被氫氣發電所取代。

預期LNG接收站明年投產

中電現行涉資529億元的5年發展計劃當中,不少資本開支用於建設燃氣發電機組,並與港燈(02638)合作以浮式儲存再氣化裝置技術興建海上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藍凌志表示,其施工進度依然理想,預計於2022年投產。

不過,他指出,即使2050年前氫氣可以完全取代天然氣在香港發電燃料中的角色,現有燃氣發電機組可以逐漸改用為氫氣發電。

現時氫氣燃料主要是石化行業的副產品,本質上不算環保,因此長遠要讓綠色氫氣普及,也就是推廣將水電解氫氣和氧氣的生產方式。他指出,現階段綠色氫氣在減低碳排放的過程中主要扮演能量儲存的角色,若風力及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裝機產出的電力過剩,就用來電解水分,這些能量於是改以氫氣的形式保存下來,不致因為無處消納而被浪費。

藍凌志續說,氫氣發電起初階段的成本可能很昂貴,但與其他可再生能源一樣,可望隨着行業規模漸漸擴大,其成本也會下降,在目前已有技術下,相信過渡過程會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