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1177億債違約 季度新高

席捲中資企業債券市場的違約風暴愈刮愈猛,今年首季境內、外新增違約事件涉及債券本金合計達151億美元(約1,177.8億港元),更創2014年有統計以來季度新高,房地產行業成重災區。

房地產佔比顯著上升

外媒統計,首季在岸新增債券違約金額共涉約747.5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翻倍;離岸市場中資企業則有折合約37億美元債券違約,是去年同期近3倍。房地產行業佔整體違約規模的比例為27%,較過去3年高。

興業研究指,2021年信用風險釋放勢大於2020年,而出現風險的領域更多是地方國有企業及地產行業。以往投資者買國企、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與剛性兌付不無關係,即便投資虧損,也能保本甚至保收益,但去年政策已打破剛性兌付,提升相關債券違約容忍度,特別是對能源類的地方國企和前期過於激進、債務壓力較大、業績邊際受壓的房企信用風險需提高警惕。

華融傳計劃剝離資產

該券商相信,首季後內地信用收縮的方向已確定,受高基數影響外,去年穩增長政策料漸退出,未來數月社會融資增速大有機會下行。收緊信用方式的路徑,不一定是全面緊縮貨幣政策,估計從結構上着手,如透過各種途徑限制資金流向房地產。

面對金融防風險壓力增,內地政府部門亦研究加強地方金融機構微觀治理和金融監管等工作。會議明確指,部分地方金融機構風險暴露,需高度重視。地方金融機構要強化審慎經營,勿過度追求規模擴張和發展速度。

惟信貸泡沫風險背後,作為專收不良資產的4大國有資產管理公司(AMC)之一中國華融亦可能面臨考驗。該公司上周延遲發布業績後,境內、外債券價格一度暴挫,市傳中國華融向監管部門提交方案,包括剝離非核心及非盈利子公司,此方案旨在處置資產,並非債務重組或政府注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