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習慣:依賴手機 可隨時隨地上網

所謂「Z世代」,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Research Center)定義跟美銀稍有不同,為1997年後出生的人。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是每個世代溝通、互動乃至觀念形成的關鍵。

戰後嬰兒潮(1946至1964年間出生)成長階段「電視」日漸普及,深刻改變生活方式及與世界的連結;「X世代」(1965至1980年間出生)成長階段「電腦」革命方興未艾,緊跟在後的千禧世代則碰上「網絡」大爆發。至於「Z世代」,最重要的科技發展就是2007年iPhone面世的「智能手機」。

教育程度高於「千禧世代」

iPhone上市時,「Z世代」逐漸邁入青少年階段,流動裝置成為他們上網的主要工具,社群媒體成為分享生活點滴的去處。他們生長在「隨時隨地上網」科技環境,也因此有「i世代(iGeneration)」之稱。

除了手機不離手外,皮尤研究中心2018年分析美國人口調查與統計局資料發現,「Z世代」種族組成較「千禧世代」更多元,多數「Z世代」成員雖然未讀大學,但與同齡時期相比,「Z世代」進大學讀書的比率遠高於「千禧世代」,教育程度更高。

熱衷社運 未來勢更動盪

更重要的是,「千禧世代」成年步出社會時碰上2008年金融海嘯引發的經濟衰退,人生選擇與工作收入大受影響,逐漸步出校園的「Z世代」則在疫情下面臨更險峻的就業環境。當中的怨氣之大可想而知,普遍欠缺工作經歷的「Z世代」受創甚深,許多人被迫賦閒在家,悶得發慌。

因此,他們在社會事件中展現團結,大家用手指點一點就可以帶動社運,嘗試改變令年輕人灰心的事宜。亦因如此,未來的經濟環境恐怕變得更動盪,過去數十年的平穩發展時代或許一去不復返,這是投資者必須關注及盡早改變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