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剛過,因疫情關係,拜年活動有所減少,派利是亦與往年有別。派利是通常要用新鈔票,很多人往往一早就到銀行排隊換領,這個情況也不是香港獨有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的華人也有同樣習慣。但疫情之下,排隊換新鈔風險不小,所以網上派利是必然被推動。
網上派利是已經存在好幾年,可是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一直不普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於1月19日在官網發文,鼓勵利用電子支付收發利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1月11日就發表文告,鼓勵國人在新年使用電子利是,以減少到銀行換新鈔的人龍,同時也可推動環保。馬來西亞銀行公會也在1月23日鼓勵民眾使用網上轉帳,或是電子利是拜年,減少外出避免暴露在感染風險下。
可以看出,電子利是有其優勢,但是為甚麼電子利是在香港並不如在內地般普遍呢?有專家提出,過年派利是,在香港往往是見面才會派,不然成本會很高,加上傳統利是因為有利是封,一般收到的也不會當面拆開,金額沒有那麼明顯,不會造成尷尬場面。
然而,這些問題在電子利是普及的內地是否存在?又如何解決呢?
內地電子紅包基本上已經取代了傳統紅包。一般朋友之間金額很少,只是討個吉利。親屬之間透過微信拜個年,就會收到紅包,金額自然會比普通朋友高一些。內地電子紅包可以選擇金額,不過也可以選擇紅包顯示的款式,收到紅包的人也需要點開,才能看到金額,和收到傳統的紅包非常相似,即使大家面對面也不會感到尷尬。
如果是在群組裏發紅包,紅包數量是可以設置的,這樣就不一定每個人都收到,另外也可以設置總金額,每個點開紅包的金額都是隨機的,每個拆紅包的人收到多少金額就要看看運氣了。
這兩個設置令收到紅包有運氣和遊戲的成分,金額雖然大家都不同,但可以討個吉利意頭,增加了節日氣氛,所以很多人都會去搶紅包。這種遊戲化的操作,在傳統的派紅包是無法實現的,而派紅包這個上千年的習俗,卻因而變得更現代化、更有趣。
由此可見,遊戲化(Gamification)是推廣金融科技(Fintech)產品一個不錯的選擇。
香港電腦學會金融科技專家小組執行委員會成員 黃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