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長債孳息率或易升難跌

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環球經濟造成重大不明朗影響的環境下,聯儲局早前舉行的Jackson Hole經濟政策年會焦點非常鮮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會議上宣布了一項名為「平均通脹目標」的政策框架。在此框架之下,聯儲局將致力以實現2%平均通脹率為長遠目標。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美國失業率連續兩年維持於50年低位水平,而當時的經濟亦錄得歷來最長的連續增長期。就此而言,央行政策確實發揮了確保物價穩定、全面就業及經濟增長的作用。

聯儲政策促成「熊市走峭」

然而,儘管受寬鬆政策的影響,通脹仍持續低於目標水平,聯儲局亦已大幅降低對經濟增長的預期。雖然通脹持續低企的原因眾多,但客觀而言,目前的政策框架在刺激經濟增長或推高通脹方面的作用似乎已達到極限。

鮑威爾的言論不單承認物價穩定對經濟正常運轉的重要性,同時亦表達了對「通脹及通脹預期可能陷入不斷下降的惡性循環」這個憂慮。日本在1991至2001年在物價持續下降的情況下經歷了10年通縮的「迷失十年」,證明這項風險確實存在。

施羅德投資首席經濟師Keith Wade表示:「雖然聯儲局的舉動早在市場的普遍預期之內,但意義依然重大,因為這間接承認了現時的政策過於緊縮和通脹偏低的情況持續得太久。現時的舉動是為了糾正這種錯誤。」「聯儲局調整目標很可能會推高通脹預期,讓工人要求企業加薪。這或許會為通脹帶來改變,但就目前而言,工人要求加薪的力量較小。」

市場最初的反應導致美國國債孳息曲線呈現「熊市走峭」的走勢,即長期債券孳息率升幅大於短期債券孳息率。這實際上意味着,市場預期利率在長遠而言將隨着經濟增長及通脹回升而上升,這亦正是聯儲局政策的意圖。

施羅德美國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Lisa Hornby表示:「長期債券孳息率持續升得多過短期債券的機會較大,主要原因有4點:

一,美國國債發行量創記錄(這或會更偏向於長期債券);

二,需求缺口,即新債券的供應增長速度較市場需求增長快;

三,聯儲局實施新的通脹目標政策,意味着其不會根據通脹預期上調利率,反而會等待實際通脹上升才加息;

四,聯儲局只會將控制孳息曲線的措施(即以具針對性的方式購買債券,從而讓債券孳息率維持在較低水平)用作終極手段。」

Hornby指出,過去10年的10年期美國國債平均孳息率約為2.2厘,而目前孳息率需要大幅上升約0.75厘才能夠恢復該水平。投資者若僅對利率下降及國債價格上升進行部署,則可能會被套牢。

施羅德投資管理投資評論員 James Mol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