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變局爭話語 別望經濟返疫前

人算不如天算!疫情於全球大爆發,至今仍未受控,對經濟的影響已較預期嚴重,多地深陷財困危機之餘,偏遇上地緣政治風險急升,世界大局焉能不變!面對必要到來的一次徹底大洗牌,突圍而出就得靠科技和內部需求管理雙結合。雖然內地在疫後經濟復甦步伐較快,惟挑戰猶存,尤其來自美國諉過於人的狙擊。在環球需要團結之時卻搞分裂,預示可見將來經濟都難復疫前增長水平。

亞洲開發銀行指出,疫情重創亞太經濟的程度超預期,由六月時預計今年是近六十年以來最低增長,到最新估計恐是近六十年以來首次收縮!當中,印度收縮幅度達百分之九;香港及新加坡也在百分之六樓上,而泰國和菲律賓的負增長介乎百分之七至八,可見傾巢之下,沒有完卵。

環顧亞太區,內地算是經濟前景能見度較高,亞開行預計今年經濟增長百分之一點八。事實上,觀乎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內地八月通脹符預期;製造業企穩盛衰分界線之上;社會融資增長;工業增加值、房地產投資、消費等環節表現皆勝預期,而數碼經濟、金融券商、資訊科技等產業表現尤佳。只不過,凡事皆有代價,復甦背後是因國策主導銀行業向市場「讓利」,意味金融體系仍具挑戰。

目前,坊間大多預計,明年全球經濟將呈報復式反彈,可一日未見有效疫苗面世,任何評估仍充滿變數,尤其今個秋冬病毒一旦變種,足以再次打擊復甦步伐。更重要的是,評估經濟前景不是重點,反正衰退時時有,現時較○八年金融海嘯一役更須關注的,是全球話語權面臨史詩式大洗牌,調整落差可以好大,缺乏競爭力的經濟體、企業或個人,必會因危機衝擊而從此沉淪,永無翻身機會;能化危為機,取得新興產業的定價權者,必成為贏家。

歷史潮流,浩浩蕩蕩,各經濟體要成為贏家,有兩大關鍵因素。其一乃應用科技的實力;其二乃管理內部需求的能耐。是故如今美國咬着中國高新科技企業不放,必要打破5G全球布局,毀掉原有讓中國冒起的全球化產業鏈模式。如今中國仍相對自主的,乃透過十四億人的內部需求管理,結合在科技上領先的範疇,作好長期對抗。

如今全球都在觀望疫後中美能否找到持續發展的新平衡點,若然失敗,依照上世紀美國對付勁敵前蘇聯及日本的手法,而中國又有了歷史借鑑,不會輕易就範,也許中美之間一場「熱戰」,最終還是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