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私有 激增25倍

新冠肺炎疫情震散環球資本市場,扭轉了一貫的投資及融資概念,驅使不少股份估值異常低殘,巨企大股東皆趁機將被冷落的公司股份私有化,以迴避市場動盪及另覓集資渠道。據外電統計,全球企業年內宣布私有化的交易金額已高達260億美元(約2,028億港元),較去年同期急升25倍;香港個案也增近倍。

德初創:毋須靠上市集資

近期環球多家巨企舵手考慮私有化計劃,包括法國電訊商Altice創辦人Patrick Drahi上周五宣布,擬以30億美元收購Altice全部股份並退市。德國知名初創科技企業Rocket Internet亦擬退市,其創辦人Samwer兄弟更謂,上市不再是籌集資金的最佳渠道,藉由私募基金也能獲取未來成長所需的資金。

而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日本軟銀集團(SoftBank Group),市場連日流傳出其創辦人孫正義有意買斷公司股份的消息。軟銀日前出售所持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 Holdings股權套現400億美元,更被外界視為部署私有化的舉動。

面對知名企業有意私有化,瑞銀的歐非中東私募市場主管Isabelle Toledano-Koutsouris表示,過去幾年不願上市的企業有增加迹象,而上市公司走向私有化更成為新趨勢,尤其疫情期間市場劇烈波動,導致私有化現象持續。

港涉23家公司 飆近一倍

實際上,香港市場的私有化宗數亦有大增趨勢。據本報統計,截至九月十五日止,今年至少有廿三家香港上市公司正式獲提私有化,按年增近一倍。當中不少為港人熟悉,並已退市的大型港資公司,包括會德豐、利豐及聯合地產等。

香港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稱,在疫情下,大部分傳統企業股價因經營困難而出現下滑,市值遠低於資產淨值,繼而為大股東提供私有化誘因。私有化宗數增加的現象,在股災過後較為常見,相信全球舊經濟股份會持續被私有化,亦有利收購、重組及合併,也有可能經「包裝」後再上市。

不過,散戶不宜胡亂炒賣私有化消息。越南製造加工出口(00422)周一公布私有化計劃失敗,按股數計,僅66.65%出席並投票的獨立股東投贊成。該公司股價昨低開36.36%後,曾挫51.59%至0.213元,全日仍跌50.68%,報0.21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