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困破產潮再起 債泡瀕爆宜撤辣

香港六月個人破產宗數按年大增三成半,不但高於上半年月均宗數,總結次季更創○九年第三季以來單季新高。追根溯源,面對貿易戰、社會動盪、疫情和政治事件的連環衝擊,破產宗數上升正是經濟衰敗之象。依照目前形勢,年內申請破產宗數或上衝萬宗關口,企業強制清盤個案亦在趨升,各方宜對社會債務狀況轉差有所警惕!

數據顯示,六月個人破產宗數達八百八十六宗,較上半年每月平均宗數高出一成八;若以第二季合共近三千宗計算,更是○九年第三季以來單季最多。背後離不開債務和失業兩瓣,綜觀造成個人破產的債務,主要來自樓按和私人信貸兩方面。雖然樓價如今仍高企,但失業率已升至近百分之六的十五年新高,逾廿萬人加入失業大軍,仍未計被迫放無薪假的一群,他們失去了最基本的固定收入,即使息率再低、樓價相對平穩,又如何能支撐沉重的樓按負擔呢?最終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失救。

面對貿易、旅遊、零售等多個行業陷水深火熱,本來撤銷樓市辣招,盤活交投,讓用家上車、使企業可靈活調動資產應付逆境,是值得一試的「挺經濟」策略。偏偏港府至今依然故我、忠言逆耳,去年當局降低首置人士按揭貸款的樓價上限及壓力測試要求,變相讓更多未具能力的用家以高價、高成數按揭上車。如今經濟再差下去,樓價大調整是早晚的事,這批業主頓成負資產的高危群!

至於私人信貸方面,目前疫情反覆使禁聚令難撤,嚴重打擊消費意欲,預示着愈來愈多人將失業。眼看今年首季信用卡交易額按季大跌逾一成,正反映經濟不景氣,次季料進一步惡化,尤其須留意信用卡撇帳率,以及拖欠和經重組合併比率的變化。

此外,六月企業遭提交強制清盤呈請宗數按年急升六成半,而單是五、六月的相關呈請已佔去年上半年總宗數近六成。若稍後港府提供的「保就業」計劃工資補貼期完結,面對內部經濟復甦緩慢、外部需求又疲弱,只怕不少企業年關難過,後果恐超想像。

說到底,失業率持續上升,會為資產價值帶來龐大調整壓力,單靠「北水」南來支撐大局是長貧難顧。港府必須設法善用財政儲備及撤辣,加強固定投資,降低營商成本,穩定就業市場,否則社會財富嚴重失衡的問題將益形凸顯,困局更難治理。奉勸官員別只管高唱金融健全、競爭力頂呱呱,到頭來卻難掩管治無能與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