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愈來愈多中資企業來港上市,新股市場好不熱鬧。近日更有新股甫上市股價即倍升,成功認購的散戶不單只賺得茶錢,還足夠食大餐!可凡事有得必有失,香港股市太側重於中企和新經濟類的單一新股來源,且投資氣氛愈來愈「A股化」,盲炒高追成風,凡事趨向極端誠非好事!
今年上半年,中、港兩地的新股上市數目,可謂稱冠全球,皆因歐、美、日等其他主要市場備受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經濟大停擺,加上中美金融戰開打,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展開第二上市回流潮,而香港就成為首選目的地。這批新經濟股集資規模大,且受惠全球科技熱潮,上市後表現佳,帶挈香港的新股市場熱鬧非常,與如陰魂不散的新冠肺炎疫情形成強烈的對比。
誠然,股市與宏觀經濟表現脫節已是全球現象,非香港獨有。底因是美國帶頭無限量寬,超低息環境下,資金嚴重氾濫,風險資產頓成逐鹿之地。香港市場資金自由進出,亦是亞洲主要金融中心,自然能受惠熱潮;美國不歡迎中概股,亦造就更多中企選擇香港進行資本操作。
刻下港股是贏家,資金不斷湧入,新股上市浪接浪,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大市交投活躍,不但有利於吸引更多遊資參與,不少螫伏多年的散戶更重新投入股市,認購新股熱潮就是一個例子。有新經濟股掛牌首日股價即倍升,令人嘩然。個股估值堅離地,盲搶高追漸漸成風,隱約見到A股市場的影子。事實上,如今內地資金已成為港股的主要參與者,中企成為港股的新股主要來源,港股在多方面出現「A股化」現象,並非偶然。
問題是,一個頂尖的國際金融中心,應該積極拓展多元化的收入來源,投資產品如是、新股來源也該如是。太過側重於內地資金和中企的參與,太過依賴單一市場,長遠必構成風險。新股的質素是港股中長期表現的關鍵。如今新經濟股是新股主流,但具盈利能力和增長前景的巨企畢竟屬少數,更多的是乘全球科技股熱潮,以創新科技和技術研發為噱頭,以進取的前景假設而取得超高估值的新興企業。股價不斷放紙鳶,再發股併購,正正就是每次資產泡沫爆破前的現象。
說到底,經濟總有其周期,市場流動性終有復常的一日,這些超高估值的新經濟股,未來能實現盈利能力,將估值合理化的,只怕僅為極少數。海水退去,就知道誰沒穿褲子游泳。當市況盛極而衰,估值修正,不知要蒸發多少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