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正疫潮 人造肉季吸72億

新冠肺炎令許多商家苦惱之際,人造肉商卻迎來千載難逢的拓展機會。因銷售大增,人造肉前景獲投資者看好,顧問公司Good Food Institute資料顯示,業界單於今年首季已經吸引9.3億美元(約72.5億港元)投資,超越去年全年的8.24億美元,去年的金額還包括了Beyond Meat上市集資約2.5億美元。

雖然部分投資早於疫情爆發前傾妥,但不少分析員認為疫情未有改變業界的投資潛力。反之,疫情導致鮮肉供應短缺,促使消費者更多地選購人造肉,人造肉商現時需要的是設法留住消費者。

與許多包裝食品一樣,人造肉亦因為消費者搶購糧食令銷售急升。數據顯示,於四月廿五日止的八周,美國人購買了530萬份人造肉,較一年前大漲三倍,雖然與同期出售了10億份新鮮牛肉和9.52億份新鮮雞肉相比,人造肉的銷售只是九牛一毛。

在鮮肉供應不足之下,部分快餐店一度沒有漢堡包出售;而大型零售商Kroger和Costco曾需要限制消費者購買肉類產品的數量。

Impossible Foods籌39億

與此同時,大型人造肉商乘機搶佔市場。以豌豆為基礎的人造肉商Beyond Meat早前表示,其產品今年夏季會提供減價優惠,以提高市場競爭力。

Beyond Meat的人造漢堡肉每磅售價約12美元,相比之下,雖然鮮牛肉的價格正在上升,但是牛肉漢堡扒的售價仍只是每磅約5.54美元。

以大豆為基礎的人造肉商Impossible Foods三月成功從私人市場籌得5億美元(約39億港元),該公司早前宣布,其產品將於超過1,700家Kroger分店上架。另一美國人造肉商Tofurky表示,由於鮮肉供應短缺,其產品銷售急升。英國同業Meatless Farm亦稱,來自零售商和快餐連鎖店的查詢均急增。

有別於鮮肉市場,人造肉的生產未有因疫情受阻,原材料供應沒有出現問題。由於人造肉的生產較為自動化及以機械為主,人手需要較少,亦較不容易受到員工染病或缺勤影響。

培植新肉扒 冀兩年後推

Berenberg分析員Donald McLee指出,雖然餐廳暫停營業對部分人造肉商構成打擊,但整體而言,大趨勢仍是市場愈益重視環境可持續性、健康和動物權益,為人造肉界帶來正面影響。

除現時常見的人造肉漢堡,業界開始尋求生產人造牛扒和雞扒。一八年成立的Novameat,以專利技術將植物原料壓製成像肌肉般的纖維,創辦人曾從事生物醫學3D打印工作。一些以細胞培植為基礎的人造肉商亦向這方面研究。

今年較早前籌資1.61億美元的Memphis Meats,是以培植肉製作肉扒的先鋒,該公司對於製造在生物學上源於動物的替代肉感到興奮,並且期望產品可以於未來兩年推出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