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醞釀資本戰 慎防匯市大波動

美國聯儲局自七月起連續減息三次,未來再降的機會仍高,使持有美債回報愈顯微薄,恰巧中國自七月起,連續三個月減持,總額降至1.1萬億美元邊緣,為一七年五月以來最低。中美貿易爭拗至今仍未找到圓滿和解方案,戰線早已擴至科技等層面,一場以金融掛帥的資本戰恐在所難免,實須慎防匯市大波動!

在去年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初,市場警告中國可大舉拋售美債報復,擾亂利率秩序,視之為「金融核武」。不過,由於這是玉石俱焚,不能輕率行動,加上貿易戰令美元淨流入中國驟減,即所謂經常帳盈餘急降,使拋售與否顯得投鼠忌器。

由於中國每年在貨物貿易上享有巨額順差,使經常帳長期有盈餘,更於○七年達頂峰,曾佔國內生產總值(GDP)近一成,中國將盈餘購買美債,美國則以發債來催谷經濟,一直是互利舉措。惟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台後,一意孤行破壞秩序,使中國貿易順差大減,經常帳盈餘佔GDP比例亦於去年縮至約0.4%,即能買美債的資金驟減。

中國若要在貿易順差減少下保住經常帳盈餘,就要實現外匯收入多元化。以日本經驗,旅遊、知識產權收費,以及國際投資回報,是吸引外匯的三大支柱。惟相比之下,中國旅遊赤字相當大,因國民喜歡境外消費,遠較外國人入境花費更多;中國雖擁有大量國際投資,但回報卻是負數;知識產權收費就更難,例如屬於科技核心的全球首十五位半導體企業中,沒有一家來自中國。換言之,中國除了開放市場外,短期內實難找到增加外匯收入的方法。

美方看到弱點,當然不會留情,似謀求發動資本戰!據悉,美國政府公務員退休基金董事會有意允許旗下退休基金,投資包括中國公司在內的國際指數。惟此舉遭「鷹派」國會議員譴責,認為是等同將美國軍人與公務員的儲蓄轉給中國政府,倡議立法禁止退休基金買中國金融資產。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避免押注美國。有調查指,三分二中國企業領袖視境內為最有吸引力的上市地點,僅18.7%首選美國,即使香港動盪,在港上市的意願也比美國高。有七成人透露,會積極考慮通過併購實現增長,先進技術是首要,擴張重心亦由美國轉至東南亞、歐洲、非洲。

近日有傳中方對簽署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感悲觀,使爆發全面冷戰機會升溫,投資者更須提防資本戰,即使持現金,也須多元化,以免因某類資產突然大貶而遭受巨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