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港股短線只宜炒波幅

香港社會動盪可能遠較市場預計嚴重及長久,加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如獲美國國會通過,最壞情況會令本來相當順利的中美第一輪貿易談判,或要以談判破裂告終。

外資亦預早一步作出部署,上月底美國聯儲局議息後,美元整固走勢偏弱,本來是相當利好新興市場的。然而,與近期表現相當強勁的台灣及南韓股市相比,中港股市卻斯人獨憔悴,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區風險令投資者卻步。

小注買日本民生消費股

人民銀行近日首次下調逆回購利率,為四年來首次。市場解讀為中國官方預視經濟走下坡,加上貿易談判及地緣政治短期內難有好消息,因此預早透過貨幣寬鬆緩解部分經濟震盪。中港股市近月跌幅甚多,央行重新放水下有機會出現短期反彈,但只宜短炒波幅,長線有貨者反而應趁此反彈浪減持。

長線投資策略方面,除了以基本因素選股,選對地區市場可能更重要。美國經濟底子相對較好,美股仍屬可長線持有類別。另外,亞洲新興市場中,台灣、南韓亦可考慮。當然台韓兩地股指相當倚賴半導體行業表現,如從分散風險角度着眼,亦不妨小注買入日股。

日本雖然陷入通縮邊緣多年,經濟增長欠奉,不過若單論消費行業,企業盈利仍有平穩增長,尤其民生消費類別的公司,業務會較穩健。

相反,近期較多人追捧的工業股,對中國經濟較為依賴,中美貿談如有變數,或會成為受害者,暫時不宜沾手。

華晉證券資產管理投資總監 馮宏遠(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