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出口挫7.3%連跌11月

受到中美貿易戰及環球經濟放緩影響,香港出口持續收縮令人憂慮。政府統計處公布,九月份香港整體出口貨值錄3,477億元,按年跌7.3%,較預期的7%跌幅高外,且連續11個月下跌,為一六年以來最長跌浪。有業界更估計未來數月香港出口會繼續下跌,預計會打破之前連跌15個月的紀錄。

政府發言人指,九月商品出口減弱,按年跌幅擴大,輸往大部分主要市場的出口表現欠佳,香港商品出口短期前景充滿挑戰。

至於今年首九個月計,香港整體出口貨值按年跌4.6%。期內,輸往部分主要目的地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按年跌幅,其中印度、美國及德國跌幅最大,分別跌15.2%、12.2%及6.6%,內地則跌5.8%。

廠商驚蝕本 拒接單

今年首九個月與去年同期比較,大部分主要貨品類別的整體出口貨值亦錄跌幅,尤其是「電動機械、儀器和用具及零件」、「辦公室機器和自動資料處理儀器」和「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和儀器」三個類別,分別跌3.9%、12.9%及2.4%。

進口方面,九月商品進口貨值錄3,793億元,按年跌10.3%;今年首九個月計,進口貨值則按年跌6.5%。

從事電子業的萬保剛集團(01213)主席洪劍峯預期,今年全年電子消費品和電子玩具出口訂單料按年減,而電子工業品訂單雖單期較短,但相信可與去年持平。

他指,現時部分港商把生產線由內地搬到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越南和馬來西亞。搬廠趨勢持續,出口數字自然續跌,不排除會跌多幾個月,估計跌浪會超越一五至一六年間連跌15個月的紀錄。因通常有能力搬遷的都是大廠,規模逾1,000人以上,加上受羊群心理驅使,當同業搬廠,其他人為保持競爭力亦會跟隨,以免美國訂單被搶去。

香港電鍍業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吳國安指,貿戰開打至今逾一年,相關業界整體生意額已跌五成,今年第二、第三季業績明顯下行,目前廠商「唔敢接單」,即使確認訂單生產貨品,亦擔心美國隨時會加收關稅,到時候「本都蝕埋」。

南韓上季GDP僅增2%

另方面,貿戰對亞洲區經濟的影響陸續浮現。南韓第三季經濟按年增2%,按季增長卻放緩至0.4%,分別低過第二季及預期的1%及0.5%增幅。數據出爐後,南韓央行行長李柱烈表示,當地今年經濟增長或低於2%。

同時,日本十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48.5點的一六年後低位,並續低於50點的盛衰分界水平,主要是新訂單跌幅是七年最急。至於十月服務業PMI降至50.3點,令人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