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經紀行連執7間

在中美貿易戰及香港社會動盪不安雙重夾擊下,本地證券行經營環境愈來愈嚴峻!本報統計顯示,截至本周三止,今年已有七家證券行自願停業,已超過去年全年總數。單計六月及七月已有三家證券行自願停業。

港交所(00388)資料顯示,年初至今有十二家證券行自願「停止」或「暫停」營業,七家自願「停止」營業、五家自願「暫停」營業,另有一家不再是交易所參與者。去年全年僅十一家,包括六家自願「停止」營業及五家自願「暫停」營業。

年初至今七家自願停業的證券行,主要是中小型證券行,部分有銀行或資產管理背景。根據香港證監會持牌人的公眾紀錄冊,有五家已終止該會受規管的活動業務,其中一家的牌照更已被證監會暫時吊銷。該七家證券行成立的時間不算很長,大部分的證券交易牌(俗稱一號牌)都是在一○年或以後生效。

互聯互通影響生意

市場指,證券行「暫停」營業有很多原因,不少涉及技術問題,例如負責人員(RO)人數不足、資本不夠進行交收或其他營運條件未達標,故需要「暫停」業務。待條件符合後,可向港交所申請再恢復交易,或在增資、賣盤後再恢復營業。若券商「停止」營業,一般不會再重啟業務。當證券行放棄或沽出交易權時,便不再是交易所參與者,只可做「駁腳經紀」。

行內人士又指,多家券商自願停業,各有不同原因,但整體而言反映證券行生意難做,要維持一家證券行成本不輕。「自從互聯互通推出後,小型經紀行更沒有生存空間,孖展業務又不夠資金去做,不如結業!」

企業客擬轉新加坡

證券商協會主席陳柏楠表示,對不少證券行淡出業務不感意外。現時中小型券商經營環境是非常惡劣,中美貿易戰太過反覆,令很多受影響的企業「捱不住」,券商很多客戶都是企業,自然受影響。其次是近期香港的示威活動,增添不明朗因素,令投資者考慮應否將資金「泊」在香港還是新加坡。

他又指,「雖然現時港匯沒有大跌,但很多客戶已經部署,將在銀行的資產隨時轉到其他貨幣或匯出香港,這類客戶在六、七月明顯增加,尤其是私人銀行。港匯現未有異動,因他們暫時仍未按掣(匯出資產)。」

立法會議員張華峰亦表示,市場不穩定已經影響投資者信心,加上整體經濟萎縮,港股成交淡靜,預期結業的經紀行將會愈來愈多。

耀才證券行政總裁許繹彬表示,證券行停業數目增加,主要是因為中美貿易戰的後遺症浮現,而且比預期嚴重。「以為中美貿易問題今年會解決,點知揮之不去,現時股市反彈只是橫行,成交又不足,股民信心薄弱,投資意欲好低,新股市場又一潭死水,不能刺激開拓新客戶,故有券商因經營不理想而停業。」

經濟差 拉閘潮未完

他又表示,「中資證券行早幾年來香港大展拳腳,他們主要靠北水,但在外匯管制下,資金難外流,導致經營困難,加上部分券商可能只做私人大客,市況好當然無問題,若果市況轉差,生意額會大跌。」但他強調,該行在經濟不佳情況之下,仍然有生存空間,形容「啲客去開酒樓,都會轉食茶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