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新四萬億」成效恐有限

二○一九年的中國經濟將面對更嚴峻考驗,經濟增長已由一○年的10.4%下調至一八年的6.6%,明顯已不是周期性的調整,而是中國經濟已進入了結構性的調整期,增長由高速增長轉為較緩慢的增長,中央絕對明白提振經濟的重要性。

今年「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宣布減稅兩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增加鐵路投資8,000億元、公路水運投資1.8萬億元等。外界不少評論認為,這是中央的「新四萬億」計劃。筆者多次指出從○八年全球金融風暴以來,中國政府推出「四萬億」的擴張性財政和貨幣政策,成功維持經濟增長,但同時帶來沉重和深遠的經濟代價。

由於長期的使用貨幣刺激,使得中國經濟內部的負債率愈來愈高,壞帳率和金額持續上升,過度投資同時帶來產能過剩、房地產泡沫等問題,這些問題已纏繞了中國經濟好幾年,還未完全得到解決。因此,在過往數年,中央曾多次提出和採取「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的措施,接受較低的增長率以換取較健康的增長和發展。

惟在中美貿戰和歐洲市場不穩的陰霾下,今年的中國經濟增長有機會跌進6至6.5%區間,中央不得不再次出手,推出「新四萬億」刺激方案,以財政政策配合貨幣政策,增加居民和企業可支配的資金,刺激消費和投資,提振經濟增長。

大額基建谷GDP

今次的「新四萬億」有別於○八年的刺激方案,今次的兩萬億元減稅計劃,以及增加30%對中小企業的貸款,跟之前的「大水漫灌」有所不同。減稅就是利潤給企業,提升企業可動用的資金;而增加對中小企的貸款,亦是針對多年中小企業面對貸款困難的問題,「新四萬億」在支援中小企的政策是走對了方向。

然而,今次的「新四萬億」也離不開大額基建投資,藉此更快提速增長。如前所述,中美貿易戰和外圍不穩,中央想更快令經濟提速,這是可以理解的。但綜觀世界經濟的發展經驗,當一個國家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上升至10,000美元水平,經濟增長率便會放緩,這並不難理解。

事實上,中國自一九七八至二○一○年間平均8至9%的年增長率,去年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值已經達到9,787美元,假若以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估算,更高達18,455美元,中國的經濟水平已達中高水平。

經濟已達轉接點

但先前提及,由制度改革帶來的增長影響已逐漸消失,高速增長的動力亦隨之而淡化。再者,當一個經濟體經過頗長時間的高速增長,各種生產要素(例如勞動力和土地)的成本無可避免會被推高,中國再不能像以往一樣透過低成本的比較優勢保持高速增長。

正如前面提及,中國經濟增長由一○年的10.4%下調至一八年的6.6% ,已不是周期性的調整,而是反映中國經濟已到一個結構性的轉接點(Structural Transition)。這些結構性改變,並不是多推一個「新四萬億」的刺激計劃便可解決。

宜落實結構改革

要中國經濟轉型,為增長注入新動力,必須要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推行鼓勵性生育措施(如加大育兒免稅額、提升免費教育),提升教育和職業培訓增強勞動生產力(即每工時能創造的產值),新增的資金應流向有增長潛力的中小企和創新及科研環節,避免如以往一樣把新增貸款流向基建和房地產。只有真正落實這些結構性改革,才能扭轉經濟增長長期下滑的情況。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及經濟學教授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