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美杯葛華科企難以奏效

今次的中美貿易戰,已拖拖拉拉一年,原先只是針對農作物及原材料的進出口關稅,以及知識產權的問題,惟經過數個月的談判後,仍然處於拉鋸狀態。

其後美國政府矛頭一轉,指中興通訊(00763)再次違反了美國的貿易禁運,將帶有美國限制技術的手機等產品,銷售到伊朗和北韓等受美國制裁的國家,美國商務部去年四月宣布禁止所有美國公司在7年內向中興出售零部件,令中興陷入「停擺」的狀態。最後中興於六月簽下遵守監管條約,並賠上了巨額罰款,事件看來得以平息,亦令到中美貿易戰暫時降溫。

拘捕華為高層再起波瀾

新一輪中美貿易戰談判在去年六月中開始,雙方仍然互不相讓,如是者又再拖拉了好幾個月。直至十二月,國家領導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在二十國集團布宜諾斯艾利斯峰會上舉行會談,最後達成了共識,宣布暫停採取新的貿易措施,並設定了3個月的談判期限。

然而,特朗普重施故技,竟在同一天要求加拿大政府拘捕,於溫哥華轉機的華為創辦人任正非女兒孟晚舟(現任華為副董事長及CFO),以「華為涉嫌違反美國出口管制向伊朗出售敏感科技,並以假帳資料掩護」為由,美國紐約地區法院向孟晚舟發出了拘捕令,並要求將其引導回美國受審。

美國政府同時間亦不斷游說其他盟國禁止採購華為5G通訊器材,並拆除現有華為的通訊設備。

筆者曾指出,美國政府打擊華為的做法,除沒有實質證據外,亦是為了在中美貿易戰上爭取更好的談判籌碼,這種說法當時遭到很多人的質疑。

盟友支持代價重 紛轉軚

這些美國盟友,開始時也非常支持,希望在自己國內也實施相關政策,禁止採購華為的5G通訊器材。然而,在今年初,英國、德國、新西蘭等國家的態度開始軟化,認為只要作出有效的安全措施及適當監管,便可以繼續採購及使用華為的通訊器材。

隨着「十個救火的少年」一個一個的離開,美國政府開始察覺這個如意算盤打不響。其實美國一直以來只是「出口術」,希望其他國家杯葛採用華為的通訊設備,但到真正落實時,這些國家的政府除了要拆除現有的3G及4G網絡器材,重新訂購其他生產商的通訊器材,以及與華為因違約而需附上龐大的賠償費用。

更重要的是,由購置到安裝新的通訊器材最少也要一至兩年的時間,這些國家的通訊科技便會突然落後了數年,可知今年是5G科技大爆發的年代,哪個政府會願意付上這個代價呢?

華科企自危 特朗普軟化

中美於今年二月二十三日,在華盛頓舉行的高級別經貿磋商取得進展,美國總統特朗普亦表示,於未來數周將會與美國司法部討論,撤銷起訴華為的可能性。

雖然特朗普一再強調不會於貿易談判期間與中方討論華為問題,但時間實在太過湊巧。大家應該明白,中興及華為這些中國的高科技公司,統統變成了中美貿易談判中的人質。現時在美國經營高科技產業的中國公司,人人自危,害怕有可能成為下一個中美貿易戰的「受害者」。

方保僑 

資訊科技及數碼媒體專家、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

作者:方保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