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濟疲態盡現 政策調整須及時

中國最新公布的消費物價(CPI)及生產價格(PPI)數據雙雙低過預期,其中PPI更錄得28個月最低。兩數據反映製造業景氣每況愈下,消費意欲轉弱,經濟疲態盡現,緊縮風險正在上升。當務之急是設法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並穩定就業和消費信心,免得內、外風險升至沸點,到時山河決堤,一發不可收拾!

內地一月份CPI按年僅增1.7%,創一年最弱升幅,亦是連續兩個月低於2%。本來,一月份是春節前的消費旺季,但CPI放緩,反映經濟不景氣下消費未如往年。雖然物價再大跌的空間相對有限,而通脹維持在「一字頭」,亦意味政府實施貨幣政策逆周期措施的空間存在,但問題是,若不及時止住消費信心下降的趨勢,企業利潤日差,將對經濟各環節帶來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一月份PPI同比漲幅僅0.1%,升幅持續低於CPI,反映廠商對前景信心下滑,寧願在春節前的消費旺季減價促銷,企業盈利勢必受壓。事實上,今年初,為應對年關前後的資金緊張問題,確實見到政府在「放水」方面的努力。

同日公布的一月份新增貸款為3.23萬億元人民幣,乃單月歷來最高;社會融資規模增量達到4.64萬億元人民幣,亦創新高。兩項數據足以證明,新一輪信用寬鬆周期經已展開。問題是,去年至今中國人民銀行已五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增加市場資金,但成效未盡人意。投資者宜密切留意,春節過後企業投資信心有否恢復,以進一步判斷政策成效。

無可否認,無論是再次降準,抑或採取減息行動,其實都只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應急之法。在中美貿易矛盾的大背景下,涉及的是國際實力的長期較量,且變數甚多。正正由於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窒礙內部改革空間,經濟問題只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見招拆招。人行放水,既是救市的重要一環,但若房地產調控不鬆,A股繼續煲無米粥,缺乏資產升值效應,企業不敢借貸,銀行不敢放款,只怕一切事倍功半!

為今之計,內地必須繼續拿捏好貨幣政策,加大基建支出,並研究適度放寬對樓市的調控,以及積極推進科創板的出台,為A股帶來新動力。至於減息與否,關乎人民幣匯率穩定,相信當局未到最後一步都會選擇留有一手,畢竟一旦選擇減息,就必須要有把握見到成效,否則板斧所餘無幾,只怕會落得愈救愈死,恐怕一場終極爆煲避無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