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國「走出去」須憑軟實力

中國「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已實行四十年,經濟高速增長,在滅貧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從改革開放的一九七八年至一七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由225美元,增長到7,329美元。至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量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能如此騰飛發展,不僅是「對內改革」的成果,「對外開放」同樣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

中國的對外開放政策,可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由七十至八十年代初,中國建立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及廈門),繼而開發沿海和沿江的開放城市,透過低廉的勞動力和土地成本,加上各種對海外投資者的優惠政策,成功吸引大量外國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很大程度解決了當時資本稀缺問題。

同時,中國亦引進了大量生產技術和管理技巧。對海外投資者(主要為港澳台地區、美國和日本)而言,由於低成本和高回報,加上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外商亦樂於在華投資。整個八十年代可以說是中國和外商互補性最強和互惠程度最高的時期。

出口飆 被徵重關稅

第二個階段,始於八十年代中至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時期。內地八十年代出口至歐美國家大量增加,中美及中歐貿易逆差不斷擴大,貿易摩擦不斷升溫,歐美經常指控中國進行傾銷(Dumping),歐美國家亦多次成功向中國進口徵收懲罰性關稅,令中國出口商承受經濟損失,亦耗用大量資源進行談判和磋商。

事實上,中國不願受制於歐美各國的貿易限制,以及不公平的指控和懲罰性關稅,並於八六年提出申請加入關稅及貿易總協定,即「世界貿易組織」的前身。中國積極成為世貿創會會員,但遇上美國多番阻撓,最終中國願意在進口關稅、農業、電訊及金融各方面作出重大讓步和開放市場,○一年正式成為世貿成員。

對中國而言,這是重大的里程碑。加入世貿使中國由過往作為世界貿易規則的跟隨者(Rule Follower)演化為規則的制訂者(Rule Setter),大大增強其在全球貿易制度的話語權,同時亦令美國更關注中國在國際政治及經濟的影響力。

觸動歐美大國神經

第三階段則始於中國在九十年代末提出「走出去」策略,中國大量出口令國家聚積大量外匯儲備,更於○九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出口國,一七年出口總額達2.1萬億美元歷史新高,而外匯儲備在一八年升至3.14億美元。

中國過去十年積極利用大額外匯儲備收購澳洲的資源公司、德國和美國的科技公司,以及海外具經濟價值的港口,這一連串的海外併購不但進一步提升國內生產技術和資源(及能源)的供給穩定性,亦觸動了美國、日本和部分歐洲國家的領導地位和經濟利益。這正好說明美國一八年對華的反制行動,如中興事件,及後更掀起全面的中美貿易戰,德國和日本亦相繼對中國的併購行動加以限制。

在過去五年,內地高調倡議及推動「一帶一路」,無疑是對歐、美、日等傳統經濟強國帶來進一步威脅,這些國家只會對中國融入全球經濟多加限制。若中國要走出困局,只可透過提升外交「軟實力」和對話,展示互讓、互諒和互惠的大原則,總比走強硬路線來得奏效。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及經濟學教授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