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衞自主權 行長或成犧牲品

儘管全球各地央行的獨立性再度惹關注,但中港兩地則沒有這個憂慮,原因是中國人民銀行直屬國務院,而香港則採用聯繫匯率制度,控制匯率在固定範圍之內,放棄釐定利率的能力。

突然劈炮屢見不鮮

近年離職央行行長當中,市場推測部分原因是受到政府的壓力,例如日本央行前任行長白川方明。他在貨幣政策上比較審慎,在任期內面對歷屆政府要求央行採取更激進措施振興經濟的壓力,一直沒有讓步,更警告寬鬆的貨幣政策只會導致通脹失控。

不過,一三年二月初白川與現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面之後,突然宣布提前於同年三月中卸任行長,由黑田東彥接任,即使白川明確否認是受到政府的壓力,但依然惹來市場多番猜測。

除白川方明之外,印度央行前任行長帕特爾在本月初以私人理由辭職,並即時生效。帕特爾與印度政府在多項議題上如當地銀行問題以至如何運用資本儲備等分歧愈來愈大,副行長Viral Acharya十月份發表演說時,強硬捍衞當局獨立性及在監管國營銀行上尋求更大自由,令分歧公開化。

中港兩地情況有別

與日本央行及印度央行比較,中港兩地則沒有這個問題,因為人行本來就規定「在國務院領導下」獨立執行貨幣政策。

至於香港金融管理局情況更為簡單,當局實施聯繫匯率已經三十五年,一直以固定匯率的形式維持貨幣穩定,加上要維持資金自由流通,不實施資本管制,代價是放棄制訂利率的目標和能力,貨幣政策上可說是沒有被施壓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