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月來,香港二手樓市頻現劈價成交,為久等了的樓市調整揭開序幕。鑑於利率周期正常化已啟動,加上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香港經濟景氣下滑,要求政府「減辣」的呼聲日高。
據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住宅樓價指數連升28個月後在八月份斷纜,而由代理統計的二手樓價指數截至上周亦已連跌七周,重返今年五月的水平。兩個數據均顯示,癲升逾兩年的香港樓市終於進入調整期。
過去兩年,瘋狂樓市造成兩大問題:首先是私樓市場上車難,在政府的需求管理措施(辣招)約束下,上會按揭又受到金管局的供款佔收入比重限制,買家只好「將貨就價」愈買愈細,以致納米單位大行其道,除了要籌足首期,更要靠發展商提供的高息二按,甚至需「父幹」加按物業資助,變相在透支購買力;其次是私樓價格瘋狂,就連低質素且偏離市中心的私樓盤,甚或是居屋和公屋,二手成交價都不斷創歷史新高,用家上車無門。
從近月樓價調整可見,最先冧價的正是高得不合理的新界私樓、居屋及公屋二手盤,這類流通量較低的三、四線盤,在癲市最尾才起動上升兼且升得最狂,跌市就劈得最快最恨。接下來的,應該是市區二手盤,甚而是一手樓盤開始減價。不過,在更多數據確認這階段性現象出現前,政府考慮減辣與否,還是要三思而後行,以免樓市炒風迅速死灰復燃,迫使更多急不及待的用家追趕入市,適逢明年香港經濟不景氣,就業市場可能遇冷,最怕是落得逼市民買貴樓之嫌。
據最新的說法,美國聯儲局可能在明年首季暫停加息,一旦如此,必須觀察香港樓市的反應,以及實體經濟放緩的速度,免得過早出手鬆綁,樓市逆經濟而上,加大後市出現斷層式崩盤的風險。較實際可行的做法,是不要一刀切減辣,而是因應區內經濟景氣及美息走向等因素,有序減辣以測試市場反應。如考慮先取消部分額外稅項,透過增加放盤量測試市場承接;以及因應過去兩年美國已一定幅度上調利率,檢討按揭成數限制,理順按揭貸款政策。
其實,每個市場有其獨特性,沒有一本通書可以看到老,即使確認港樓出現逆轉勢頭,但土地還是求遠大於供,更何況除了本地需求外,還有不少來自內地的投資需求。而展望明年香港經濟挑戰甚多,政府在土地供應嚴重不足的先天掣肘之下,處理樓市政策更須深思熟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