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廠恐掀倒閉港商謀3招自救

中美貿易戰持續,本港廠商難免受到大影響,更有可能引發內地廠方倒閉潮。若廠商們要避免淪為貿戰犧牲品,究竟有何應對策略,以求自保呢?

1. 向美機構申關稅豁免

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合夥人註冊外國律師莎希文稱,雖中美雙方關係仍不明朗,惟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衞局近日澄清,香港及澳門的貨品並不在第301條之列。廠商可考慮找貿易制裁提出訴訟,但涉及的法律程序繁複,成本高昂。她建議,港商現階段應向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申請,將個別商品豁免於關稅清單,該做法成本較低。

她亦建議,廠商可採用「關稅工程」(tariff engineering) ,將產品作輕微修改,令其納入毋須徵收關稅的商品。

2. 轉攻網購 符合321條款

根據美國的321條款指,貨值低於800美元的進口商品可獲關稅豁免。易客滿國際物流東南亞區首席執行官李知行稱,該條款目前主要適用於跨境電商,現時廠商多以三種貨運物流模式運作,視乎貨品類別、價格及送遞速度,採用香港或中國郵政服務,速遞或空運後再分拆派送。

他解釋,出口貨品價值高於2,500美元的廠商,多採用首兩種的物流模式,惟需處理繁複的清關手續,更要面對關稅問題。另一種則為貨價介乎800至2,500美元,雖清關程序相對簡單,但同樣會被徵收關稅。至於第三種模式則源於近年的網購潮,只要貨物價值低於800美元,則可獲關稅豁免。

另外,他建議,廠商應考慮轉用B2C的模式營運,利用美國網購平台或開設網上商店,直接向消費者銷售;這樣便符合321條款的規定,避過徵收關稅的困局。

3. 新興國設廠開拓商機

部分廠商早已將廠房遷移或在新興市場開設新廠房。其中電視機生產商彩迅集團主席陳廣生早年看準時機,在新興市場開設新廠房,為維持產品質素,更將原有團隊派駐當地。

他指,集團透過分散投資,除深圳廠房外,亦在非洲、墨西哥、匈牙利、哥倫比亞及埃及等國家設有生產線。分散投資能避過單一生產地引起徵收關稅的問題,同時亦可開拓新市場,並認為緬甸具有商機,未來有意在當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