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普遍相信隨着加息周期的展開,國際銀行股將因存貸業務的淨息差擴闊而受惠。然而,近期美國多家大銀行如摩根大通、美銀及花旗先後宣布今年第三季業績表現均較預期優,但大部分銀行股股價於績後卻往下跌。滙豐銀行首位華人前大班劉智傑認為,即使踏入加息周期,銀行擴闊息差能力亦有限。
他指,市場預期聯儲局加息會為銀行帶來額外利潤,其實存款成本也有所增加,況且存貸比率通常不一致,銀行所付出的存款利息亦不少,故此銀行淨利潤只有少許增加,實際上不成氣候。
對於國際銀行股股價表現疲弱,劉智傑指出,主因是中美貿易爭議帶來負面不確定性,大大打擊經濟發展的前景,加上美息上升及央行收水,令資產價格大幅下瀉,企業經營困難,破產數字肯定將會增加,個人失業率到時亦會上升,導致呆壞帳增加。
他又指,滙控最高管理層出現斷層,令長遠發展策略出現失誤,短期措施例如強調業務導向令前線人員疲於奔命,缺乏改革求變,而未能提升生產力,加上非銀行企業在金融領域內硬碰,及科網技術加快加大競爭,令利潤及成本比例失控,使粉絲為之失望,最終拋售而後快。